修缮一新的徐家汇藏书楼将回归 专家解读部分珍稀文献-LMLPHP

图说:徐家汇藏书楼 采访对象提供

讯(记者 杨玉红)今年7月起封闭修缮的徐家汇藏书楼,不日将重归古籍爱好者们的视线。11月28日,在气象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阅览部副主任徐锦华做了一场“文明互鉴: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掠影”讲座,向市民、游客代表解读了徐家汇藏书楼部分珍稀文献。

在川流不息、热闹繁华的徐家汇商圈一角,伫立着一座白色小楼,这就是徐家汇藏书楼。上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之一。徐家汇藏书楼在中外图书馆史与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是世界三大汉学文献中心之一。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 “文明互鉴: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珍稀文献展”,引发了众多古籍爱好者的强烈兴趣。

修缮一新的徐家汇藏书楼将回归 专家解读部分珍稀文献-LMLPHP

图说:徐家汇藏书楼成东西思想的交汇点

“徐家汇藏书楼始建于1847年,经过1869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上层藏西文典籍,收有十数个学科的欧西图书8万余册;下层为中文书库,萃聚历代善本及各地方志约12万册。收藏汇集了十七、十八世纪中西交流的丰富资料。”徐锦华介绍,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以众多珍贵历史文献编织起四百年来“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历史脉络,形成以西方汉学、历史、宗教、地理、艺术、哲学、科学为特色的中外文献馆藏,涉及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丹麦、希腊、拉丁文等近20种语言。

修缮一新的徐家汇藏书楼将回归 专家解读部分珍稀文献-LMLPHP

图说:珍贵馆藏《几何原本》

1591年科隆出版的拉丁文十五卷本,清代的手抄六卷本,以及存世量极少的1858年后九卷初刻本,可谓《几何原本》的三代同堂,它们都来自徐家汇藏书楼的珍稀馆藏,无声纪念着在“会通中西”的过程中做出过贡献的中外前贤们。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于1642年抵达澳门,在中国期间,他广泛游历,参考罗洪先的《广舆图》等资料,又结合亲身游历,出版了《中国新图志》。165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首版的《中国新图志》是欧洲第一部中国分省地图集,涉及中国各地的沿革建制、风土人情、气候条件、物产人口等等,向欧洲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中国。这本书也成为徐家汇藏书楼的珍稀馆藏。

徐家汇藏书楼还收藏着外文版的四大名著。四大名著都有着相似的翻译过程:先有节译本,随后各种节译本使得原著的影响增加,加速全译本的出现。据考证四大名著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是《红楼梦》。

修缮一新的徐家汇藏书楼将回归 专家解读部分珍稀文献-LMLPHP

图说:珍贵馆藏英文版《红楼梦》裘里[译]1892-1893年

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百年最关键,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上海的文化、城市的精神。徐家汇藏书楼作为一个东西思想的交汇点,无疑成为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据悉,上海首个都市开放型旅游景区——徐家汇源推出了“汇游徐家汇”公益活动,在每月最后一个周六,邀请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担任“导游”,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揭开徐家汇的神秘面纱。“汇游徐家汇”活动已举办三年多,掀起了一阵阵“徐家汇热”。

11-30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