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家、建筑专家陪同 来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漫步吧!-LMLPHP

图说:健康和建筑阅读兼备的人文行走  记者 孙中钦 摄

“大家平时走路太快,无暇欣赏道路两旁的建筑。其实,经常欣赏美就会更年轻哟!”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人文行走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活动,因其健康生活、阅读城市历史等特性正日益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昨天下午,健康专家和建筑阅读专家陪伴近30位市民,来了场“说走就走”的人文行走。

申城的不少医院里,都屹立着充满人文色彩的历史建筑:瑞金医院院士楼、华山医院哈佛楼、长海医院飞机楼……昨天的行走正是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士楼出发,也是2、3号病房大楼,这幢建于1935年的五层高楼,今天依然挺立。

“正是这其貌不扬的大楼里,却走出过无数前辈大师。八十多年风风雨雨,这里称得上是医院大部分临床科室的发祥地、孵化所。”瑞金医院一名医生也是此次人文行走的志愿者,她告诉大家,“在当时,这里堪称是全上海最新式的病房。不仅环境优雅,而且做到了‘贫富兼收’,有一部分床位是供政府公共救济部门支配使用,主要用以救助平民病患,费用全免。”这栋大楼还诞生了五位院士:王振义以及他的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还有陈家伦的学生宁光。

赭屋瓦、老虎窗,清水红砖落红墙,人文行走的队伍接着来到了瑞金医院8号楼。这栋三层小楼,在1922年建成后就用于开设产科病房,见证了无数新生命的诞生。“1991年,这座法式建筑作为产科楼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在70年的岁月里,它迎接了无数新生命的降临。今天的8号楼依然挺立,几经修缮,保留了当时的风格和格局,作为医院行政办公楼继续使用至今。”讲解还吸引了散步的住院病人加入“旁听”。

人文行走的队伍年龄跨度从10岁到72岁,其中还有一位视障人士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参加。60岁的何女士说,特别喜欢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阅读”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聆听”城市的脉搏,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

在上海市“建筑阅读”文化志愿者周培元的带领下,队伍又走上了绍兴路。短短480米的绍兴路,每走几步就冒出一个出版社、特色咖啡小店或是画廊,可谓“步步惊喜”。“大家仔细观察,绍兴路单号多为花园洋房,双号则是新式石库门建筑。”周培元告诉大家。

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谢青则在云端为市民普及科学运动知识,倡导以运动的方式远离容易侵袭都市人的代谢疾病。她说,市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果能更多地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健康管理,就能提高幸福指数。行走是适合大部分人的一种运动,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行走时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行走城市,阅读建筑,心情舒畅的情况下锻炼身体,非常有益身心健康。

“中国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25%-30%,脂肪肝已经取代慢乙肝成为我国患者肝损伤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日益年轻化,青少年中发病率也逐步上升就,和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谢青说,“脂肪肝能够对肝脏造成慢性炎症影响,进一步进展至肝硬化、肝癌,却没有一个可以针对性治疗的药物。目前唯一可以公认的是,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控制体重,减轻内脏脂肪。简单来说,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本次线上线下活动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节目举办。

11-30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