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5步,26分钟。蹲点第四天夜里,我们绕着封闭小区明天华城的外围走了一圈。

行至康沈路2262弄附近,看到一道警戒线。“明天华城→”,墙上的指示牌告诉我们,它背后原本也是明天华城的一道出入口。封闭管理后,小区的快递外卖一般只允许送到周星路上的西门,康沈路上的东门就一下子冷清下来。

即使无人问津的角落,安保力量也未曾松懈。刚过完18岁生日的周松柏,就是“守夜人”中的一员。

18岁的守夜人:无人问津的角落,有他披星戴月|你好明天④-LMLPHP

图说:周浦城管中队辅助队员周松柏 记者 萧君玮/摄

站在“被遗忘的角落”

周浦城管中队辅助队员周松柏个头不高,但人如其名,总是站得笔直。他的岗位紧贴着警戒线,再往后约百米,隐约能看到明天华城亮着灯的岗亭。

这是一个2002年出生的甘肃小伙,来上海3个月,11月12日刚刚过完自己的18岁生日。

平时,周松柏主要在年家浜路附近协助管理摊贩。明天华城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后,城管队员第一时间支援。从那天起,周松柏就被分配到康沈路东门值外岗,执勤时间是12个小时的夜班,一直持续到今天。

18岁的守夜人:无人问津的角落,有他披星戴月|你好明天④-LMLPHP

图说:明天华城小区门口设置缓冲区,外卖、快递送达后,前来协助的城管队员叫号后交接

“这道门现在不能进出,也不让接收东西。”“请送到一期或三期门口。”“请戴好口罩。”……明天华城刚封闭那几天,有很多外卖骑手、居民亲友过来,周松柏与同伴们就一遍遍地重复这些话语。面对“不明真相”的群众,他也曾劝得口干舌燥,不过一两天后,就很少有人上这儿来了。

这个东门没有什么故事,像是身处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在漫漫长夜里,周松柏与同伴相互鼓励,打发时间:“我们会数经过多少辆车,今天来了多少外卖小哥,会有多少人问路。”

每天凌晨4-5点,是周松柏最难熬的时候,因为这时最冷。但周松柏知道,坚守是有意义的。他的身后,“封闭小城”正安睡着。

18岁的守夜人:无人问津的角落,有他披星戴月|你好明天④-LMLPHP

图说:11月30日,垃圾清运车进入明天华城小区,司机测温后得以进入

深夜“午饭”总是吃得很快

周松柏以前也值过夜班,但没有哪次像这次一样,时间紧急、跨度长、连续作战,“倒时差”都来不及。还好,每一个小时都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巡逻队员会来顶班,让站岗队员得空歇歇脚。

晚上11时左右,统一安排的夜宵送到了,这是周松柏最期待的“午饭时间”。“今天有炒面和青椒肉丝盖浇饭,身为北方人,当然是吃面咯!”队员们轮流用餐,周松柏吃得很快,“尽量不让饭菜冷掉,换下一个人来吃。”

寒夜里也有暖心瞬间。每每有业主“投喂”奶茶、道声辛苦,周松柏就觉得一切值了。

18岁的守夜人:无人问津的角落,有他披星戴月|你好明天④-LMLPHP

图说:11月30日晚上,周浦城管中队辅助队员搭班巡逻

有一次,周松柏还喝到了热心市民送来的骨头汤。在外包装上,他发现了爱心卡片,上面写着:“明天华城,加油”!“我一看地址,是年家浜路上的店家送来的。好巧,这就是我以前值勤时管的那条路呀。”这个机缘巧合,让周松柏开心了很久。喝口热腾腾的汤,他的身子跟着暖了起来。

这几天不下雨,月亮又圆又亮。周松柏看着看着就想起童话故事,还想着等解封后,要回到家乡看看奶奶。

白天越来越短。周松柏傍晚6时上岗,夜幕中路灯已经亮起;等到早上6时下班,路灯还未熄灭。

“你早上能看到日出吗?”记者问。

“看不到,那时候已经睡着了。”周松柏说。

“那下午呢,能看到太阳吧?”

“最多也就看得到一个小时,就准备出发了。”

星星月亮,街边路灯,万家灯火——这些就是“守夜人”们眼中的光亮。

12-01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