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法院审理认定,犯罪嫌疑人吴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机达330余万台,获取手机验证码500余万条,出售获利竟有790余万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国。

新民快评|依法保护老年人的“数字安全”-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为了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这段时间有关部门纷纷出招,聚焦他们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加快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

“数字鸿沟”要填平,清理针对老年人的“数字陷阱”同样不能忽视。此次审理的非法控制老年机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像网络购物、外卖点餐、移动支付等领域都有可能存在着“数字陷阱”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依法保护老年人的“数字安全”。

老年人学会智能手机后频频进入“数字陷阱”,仅仅是因为防范意识不强吗?现在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老年人对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但是由于他们并不能理解智能化场景下的应用,比如抖音,许多老年人无法理解换脸技术和声音合成技术,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看到、听到的就是真的。在其他的一些应用中,比如网上购物等,他们也会觉得看到的物品信息都是真实的,因而即使在上网的时候非常注重安全问题,也很容易上当受骗。

数字生活需要使用者基于对互联网和相关技术的了解、掌握与应用。我们既要让老人会上网,又要让他们免于受骗,需要全社会为老年人筑牢数字安全防护网。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各种管理和服务时,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相关应用平台可以打造老年人专用模块,开启过滤、提醒等功能,将一些诈骗信息和病毒软件拦截在外,给予老人最大程度安全防范。当老年人遇到数字安全问题时,相关部门也要依法在冻结账号、追回被骗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

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不仅要

帮助老年人

迈过“数字鸿沟”、越过“数字陷阱”,更要

依法保护老年人的“数字安全”。我们有理由

相信,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方翔/文

12-01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