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晓了吗?今天起,上海地铁正式禁止手机外放。曾记得有一个耳机品牌的广告词中有“隔绝人世的喧嚣,倾听内心的声音”,多么美妙的意境,上海地铁要静音,戴起耳机更文明。
图说:今天起,上海地铁正式禁止手机外放。陈梦泽 摄
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地铁静音?假如你坐在地铁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刷声调铿锵的短视频,喧闹的声音必然引来无数厌弃的目光。其实,许多事情都是一个习惯。以前,大家在地铁上习惯看报纸,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就习惯刷手机。起初多是手机阅读,但随着抖音、快手等平台的跃起,在其他公共公间大家还有意识地保持安静,在地铁上有了大片的时间刷手机,未免会放松下来纵声“刷一刷”。
开着声音刷视频,这个习惯与现代公共空间文明非常抵牾。但是,这个习惯的改变,也不指望今天开始倡导就能令行禁止,马上改变。大家逐步提高这一意识,培养合情合境的公共空间素质,也会有个过程。比如,一些老年朋友,可能还不知道这一规定;有些来自农村的外地游客,本来在老家的田野上可以自由地播放家乡话的开心视频,现在一身放松地来到上海玩玩,哪晓得上海有此规定。
地铁静音,其实是一株“文明花”,这株花需要精心“培育”。在发达国家,有些城市甚至禁止在地铁上通电话,更别说大放视频音了,当然也少见高声喧哗。但相信任何一国、一地的文明之花,都是精心培育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否则哪有“禁止”一说。
让“地铁静音”这株“文明花”能茁壮成长,需要大家共同呵护。不少上班族早上往往在地铁上需要“手机办公”,下班后身心疲累希望能休息一下,真的不希望邻座有人“放飞自我”不戴耳机刷刷刷,甚至还根本没有羞耻感,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一直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私德评价。公德及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我们起步较晚,而现在的年轻一代在这方面意识则较强,地铁里的年轻人大多习惯戴耳机。戴起耳机不过是个小动作,但这的确是个好习惯,地铁静音文明,让我们从戴起耳机开始。
秦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