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正式实施,电子设备外放将被禁止。

今天(12月1日),记者跟随上海地铁执法人员在早高峰的车厢内展开巡视。

上午10点,地铁12号线车厢内坐满了乘客。“我们在每条地铁线路安排了6个执法队员,每天至少巡视12次列车。”上海轨交行政执法大队四中队稽查员江平告诉记者,“目前如果有乘客外放,先以劝导为主,实在不配合会把对方请出车厢,对其采取下一步处置。”

那么实际中如何操作?巡视过程中,执法队员就遇到了两位大声外放的乘客。一位60岁模样的阿姨正在刷着抖音,手机音效传遍整个车厢。

“今天起手机不能外放。”

“是伐?好的!”

“谢谢配合。”

“应该的。”

三言两语间,执法队员通过提醒让阿姨关闭了手机外放。据江平介绍,大多数乘客在面对提醒时都能遵守规则。“比如之前就有规定车厢内禁食,在我们提醒后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配合。”

在曲阜路站站厅,执法队员又遇到了一位正在外放电影的男青年。

“你好!今天起手机不能外放。”

“为什么?我就是看视频,为什么不能放?”

“根据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禁止地铁内电子设备外放。”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遇到不明所以的乘客,执法队员选择以理服人。记者采访了这位被“抓包”的男青年。他解释,由于自己的蓝牙耳机没电了,才会选择外放,在了解到最新的规定后,将来也会遵守。

据记者观察,巡视的一小时中,仅有两位乘客因外放打扰到他人。汉中路站值班站长王勇表示,如果乘客在地铁发现有人外放电子设备,可以告知站务员,站务员会在地铁停靠时上车进行劝导,并根据情况通知执法人员到场。

“不过,由于新规刚出台,也考虑到有些人群,比如曾碰到过有老年人开着免提大声打电话之类的,就像上班族为了赶时间吃早饭一样,作为运营方不会强迫对方将手机关闭或者采取什么手段,而是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让乘客守则更好地服务地铁运营。”

12-01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