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12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一号线车厢内巡逻,并对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乘客进行劝阻。陈梦泽 摄
潘高峰/文
昨天,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正式实施,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
“静音令”首日,从上海轨交行政执法大队现场巡查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人不遵守规定在车厢里外放。一个上午,轨交工作人员先后劝阻了19名外放的乘客。好在经过提醒,这些乘客立即切换到了静音模式。
而在一些没有巡查到的车厢,一些市民选择用齐刷刷的凌厉眼神“强势围观”,成功把外放声音“劝退”,这也说明大多数市民对于新规是认可的,对是非是有公论的。
这些天,围绕轨交“静音令”,市民和网友其实议论颇多,话题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这种热度,一方面说明大家的确“苦外放噪音久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市民对新规能否真正落地心存疑虑,对约束究竟刚性还是柔性存在分歧。
比如,有很多人担心,守则毕竟不是法律,面对以劝导为主的柔性约束,肯定会有个别人阳奉阴违,如果劝阻的工作人员一走,对方又重新打开外放功能,这样一来,新规不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不少人建议增加经济或信用等方面的处罚。
但也有部分乘客有不同看法,认为一味强调严格执法是“一刀切”,对一些确实有特殊情况的乘客,尤其是老年人,有些不近人情。
昨天在徐家汇地铁站,工作人员就发现一名老人坐在站台椅子上外放听越剧。工作人员上前劝阻后,老人马上关闭了视频,并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不灵,平时放大声一点才能听到,接电话也要开免提。老人表示,对地铁禁止外放的新规并不知情,“知道了以后肯定会注意,有规矩就要遵守。”
市民和网友的这些观点分歧,其实恰恰说明现阶段以宣传和劝阻为主的柔性约束是恰当的。
公共场合保持安静,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习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劝阻引导,辅以列车车厢内张贴宣传标识,广播内增加循环提醒,市民包括外地来沪人员就会逐渐熟悉和接受这种规则。而当绝大多数人都接受认可,形成社会共识和个人习惯,规定执行起来才会更加顺滑。此时再通过一些禁止性措施兜底,对不听劝阻,甚至态度恶劣的乘客加以刚性约束,效果肯定会更好。
在这方面,上海是有过不少经验的。比如,《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实施之初,“地铁禁食”的规定也曾引发过热议,也曾因为没有罚则,令不少市民担忧。但规定出台后,社会共识逐渐形成,并没有因为禁食引起冲突和纠纷,即便有人吃东西,也是劝了就接受改正,而那些确实需要进食的婴幼儿、老年人、低血糖患者,乘客也能理解包容。
又比如烟花爆竹禁燃和垃圾分类,在市民群众意识和素养还没有达到前,即使有刚性约束,效果其实并不好,甚至出现过反复。上海愿意给“好习惯”时间,并不强求一蹴而就,而是选择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共识后,再通过立法加以固定,一切水到渠成。这既是城市治理的智慧,也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这些年来,从禁燃烟花、交通整治到垃圾分类……上海干成了不少看起来很难干成的事,也折射出这座城市开放、创新、包容的品格。相信未来,随着城市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民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上海还将在更多领域领风气之先,勇于开路,敢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