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旁来了五头黑水牛,它们安卧于此,目光安详,在宁静中陪伴彼此。
也许这是打造城市家园的美学,几头庞大的黑水牛来到了繁华之地。在自然博物馆旁边,一大片青草地里,四面绿林葱茏、鸟语花香,五头黑水牛安卧于此,它们体型依然如此庞大,黝黑的脊背骨让人想起游曳深海的黑鲸,但它们目光安详,彼此在宁静中陪伴,根据形体比例的比较,可以推测它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子,父母牛和它们的三个孩子,或者是一个牛群落,兄弟姐妹五个。无论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它们恬然的卧姿、柔和的线条和交织的目光,都传达着彼此相连的关系,是宁静的爱的祥和。
我震惊艺术的逼真和高度清晰化,远望过去,这是一幅多么和美的水牛图呀。没有剑拔弩张,没有强悍粗野,五头牛,像行吟诗人般,在天地光华中无尽遐思。这里刚刚开放过几万朵绚烂的郁金香,就像刚刚卷合起一匹七彩的织锦,阳光中仍流淌着些微眩目的光芒,空气中仍残留着馥郁的花香。在这些诗人的目光中,乌桕在发芽,朴树在抽枝,最后的粉樱正在绽放,是一片密密簇簇、粉粉的花织的天,路径边杜鹃已红,琼花如雪,天上布谷在啼鸣,新生的树鹊在梅枝间长翅,一切都在成为它们自己。
我注意到,这几头牛,是一位英国雕塑家的作品,他用浪漫的笔法完全卸除了牛的实用价值,包括乡村记忆中的沉重悲苦,在这片与世无争的青草地上,这些艺术品成为生命力和田园生活的隐喻,它代表着天人合一的大自然,代表着人心中渴慕的自由宁静,它的生命和人同样平等,它就是这个生机勃勃城市的一部分。
我用目光流连它们的脊背和筋骨,心底产生一种渴望静静抚摸它们的柔情。我会经常去遇见它们,后来变成经常去探望它们。是的,这是我心灵需要的一部分。望见它们,就望见了故乡青草的气息,望见了那只咕咕咚咚唱河流之歌的牛背鹭,望见了牛背鹭后面那条静静流淌的银雪河。来自故乡的记忆悠然复苏,再望过去,觉得它们也活了,它们也是故乡山水的一部分,是亲人的一部分。
每天望见它们,总有一首诗从心底自动升起。
《归田园居其二》(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那么爱着它们。于是,悄悄用了这首诗中的词给它们取了名,这些来自英国的黑水牛,它们落地生根,有了自己的中国名字,它们分别是:“南山,豆苗,带月,荷锄,夕露。”
我那么爱着它们。于是,今天早上,我听见它们朝我哞哞哞,这是牛语,意思是早上好,他们不习惯说早安,它们喜欢自己的语言。
我那么爱着它们。于是,也回它们一次哞哞哞,因为现在我们也算一家人了,它们是安静守护我们家园的卫士呀!
我是那么爱着它们。这注定是一个得到恩赐的清晨。当我拾阶准备慢跑时,突然听到耳畔响起一曲悠远的牧歌。伴随歌谣从记忆的烟村传过来的,是一串带着青草味道的清脆脆的牛铃声,叮当当,叮叮当,叮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