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记者 潘子璇 摄
今年是“七五”普法(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唐一军表示,5年来,“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全民普法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公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唐一军表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化、常态化。全国19个省(区、市)将领导干部述法、考法纳入年度考核参考指标。县(市、区)以上各级政府普遍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法律审核正在成为依法行政的必经程序。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公职律师5.6万多人。
青少年规则意识增强。法治教育基本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得到较好落实,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中小学普遍设立专门法治知识课。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目前,全国共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3万余个。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96.9%。针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
同时,唐一军表示,全民普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日益融合。在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起草制定全过程,积极发动公众参与,广泛听取意见,及时进行发布。在司法办案各个环节宣讲法律,充分运用法律文书解读法律,通过庭审现场直播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开展普法。
唐一军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截至2020年8月,文书总量突破1亿篇,访问总量近480亿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网站。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提供法律服务中,及时告知当事人法律权利、义务和程序等,解答有关法律问题。”
以案释法制度也得到较好落实。唐一军表示,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制度建立,活动进一步在全国展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的规定,结合案情进行充分释法,发挥了“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效果。截至2020年4月,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案件696万件,观看量237亿人次,成为群众学法新途径。各地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成立工作室、开辟专栏节目等,深入开展以案普法,形成了一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