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李艳华 骆丹清)自2010年成立以来,位于静安区的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已走过10年。记者从今天上午在上海静安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峰会暨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上海产业园”)10周年系列活动中获悉,建成10年来,上海产业园已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62家, 2019年园区实现税收12.1亿元,年均增幅达30%以上。在上海产业园的引领和带动下,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取得飞跃式发展,2019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营收达到4064亿元,约占全国总量1/5;引进高层次人才22.1万人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1530.3万人次。
图说:上海产业园10周年系列活动今天在上海静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李艳华 摄
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
一系列宏观指导政策的制定,成为上海产业园发展的有力后盾。一站式服务窗口设立,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近60余项公共服务。“梅园论剑”和“梅园学院”等行业交流对话平台建立,帮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享行业信息,展示研究智慧。
2017年,在中国人才交流协会指导下,上海产业园牵头发起成立了人力资源产业园区专委会,致力促进全国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出版编辑了《开园有道》一书,为各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发展建设提供宝贵经验。同年9月,静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创业、发展壮大、人才贡献等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给予扶持。该政策实施以来,共扶持67家企业135个项目,支持资金达3944万元。
图说:伯乐奖颁奖。李艳华 摄
宽松的市场环境、肥沃的政策土壤,吸引了任仕达、万宝盛华、海德思哲等一大批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聚园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之路。上海产业园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向纵深发展,为国家和上海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和供给服务。
发布20条新政促发展
此次峰会上,上海产业园区发布了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20条新举措 ,从实施简政放权、加大人才引进、强化财政支持和优化政府购买服务等4个方面,实施更大力的制度创新。如“支持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发展,对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或人才创新基地,提供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等服务,经认定给予一定奖励”等举措,将大大促进人力资源机构创新赋能,放眼全球,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图说:重大项目签约。李艳华 摄
科锐国际首席执行官李跃章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政策扶持,不断升级的“服务型政府”让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和动力,必将进一步助力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图说:发布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20条新举措。李艳华 摄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余成斌介绍,市人社局和静安区政府将共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下放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审批权限,探索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服务许可互认,对人力资源专业化、高端化人才提供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评价、人才公寓、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便利,鼓励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优先推荐承接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外包项目等。
将推出“领袖培育计划”
今年的新冠疫情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度遇到发展“梗阻”,园区紧急响应,政企携手,共同“救市”。静安区政府提前拨付逾千万专项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并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对人力资源产业、培训补贴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进行解读,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
图说:“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主题圆桌分享。李艳华 摄
企业也纷纷自救突围,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业态、创新新产品、拓展新市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强化增效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反哺社会。疫情期间,园区企业组建抗疫战队,捐资捐物。
会上,园区分别与上海外服集团、任仕达集团、科锐国际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共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创新中心”“职业转换服务项目”和“人力资源伙伴平台”,聚焦国际化人才的选用育留,指导员工规划职业发展,共享商机人才资源,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能级提升。
图说: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李艳华 摄
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表示,静安区还将推出为期一年的“未来领袖培育”计划,依托园区“梅园学院”等阵地平台,集合行业资深专家通过导师带教等方式多维度支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