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新格局下,艺术市场有什么新表现、新特征、新趋势?《全球当代艺术市场20年回顾》《2019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全球统计年报》《2019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统计年报》《雅昌指数报告-疫情下的中国艺术品艺术市场》《2020上海自贸区文化艺术蓝皮书》五份行业报告近日在上海发布,解读行业最新趋势,为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最新的动态分析和坚实的数据支撑。

行业与政策共同发力,助推上海快速成为世界顶级艺术品交易中心-LMLPHP

图说:五份艺术市场行业报告近日在上海发布

今年因为疫情,各类拍卖6月份才陆续展开,7月份春季大拍的序幕才拉开,今年1-8月份成交额是105亿元,大约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但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在大力发展线上交易和线上预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疫情推进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当疫情对线下交流、线下展示、线下交易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如何满足藏家的需求?如何跟观众互动?AR/VR等各种新科技开始融入线上预展,促进艺术品交易。

疫情期间,佳士得、华谊等各个公司陆续推出月度线上拍卖,尤其是全球连线成为今年的行业创新。很多艺术爱好者都在想,网拍是不是难以支持非常高额的藏品?佳士得中国区总经理胡伟爔透露,今年不论是油画、珠宝、奢侈品,都在网上取得了200万美元以上的成交额,这给未来网拍的策展带来非常强大的信心。9月底,佳士得在纽约举行了亚洲艺术周,取得约830万美元成交额,比去年同期还翻了一倍。基于佳士得在上海定期举行的拍卖活动,胡伟爔感慨,佳士得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上海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给到的支持定点、定时、定向,“知道我们的难处所在,并且在政策上不断地帮助我们做各项尝试和突破”。

助力上海成为世界顶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上海在机制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文物从外高桥入关后,浦东的文化企业不用跨过黄浦江,直接在自贸区就可以得到快速解决。业界梦寐以求的诸多改革都在自贸区实现了。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蔚认为,上海自贸区高效的保税政策,为艺术品保税入关交易创造了便利条件。以保利拍卖为例,自2018年以来,境外征集的拍品超过90%以上是通过上海自贸区保税入关,其中不乏成交亮眼、市场反响强烈的稀世珍品。

就在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签订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协议,为期三年的全国唯一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落户上海。此次公布的创新举措包含“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保税仓储文物临时进境6个月有效期后可N次延期”“在浦东外高桥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支持外资拍卖企业拍卖境外征集的1949年以后去世的部分外国艺术家作品”“与上海自贸区海关加强联动,试点文物进境登记管理制度”等多项政策,让上海自贸区成为全国最便捷高效的文物艺术品进出境通道,为全球文物艺术品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前不久审议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上海市定下了“十四五”发展新目标新愿景。《建议》部署“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两中心”,即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和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宏表示,外高桥集团将继续立足上海自贸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践行国家文化战略,努力把上海建成全球重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推动国内国际文化艺术市场的双向交流和共同发展。

12-04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