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之源!肥胖的危害比你想象的大得多-LMLPHP

肥胖,这一名词大家并不陌生,大腹便便的男士苦恼不已,年轻女性则天天嚷嚷着要减肥。那么,哪种情况下属于“超重”和“肥胖”?肥胖离我们有多远?降体重是否单纯为了体型美观?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

★ 超重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2016 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

我们常用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进行超重和肥胖分类,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对于肥胖,全球学术界有多种诊断切点。我国成人肥胖的诊断标准:18.5≤BMI<24 为正常体重范围,24≤BMI<28 为超重,BMI≥28为肥胖。此外,男性腰围≥90厘米或女性腰围≥85厘米即为腹型肥胖。

肥胖离我们有多远?

★ 肥胖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来看看WHO在2016年给“肥胖”所做的一些全球估计数字:逾39%(19亿)成人超重,其中超过13%(6.5亿)成人肥胖;全球肥胖流行率在1975年和2016年之间增长近三倍。

在中国,从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成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从13.4%增加至26.4%,总体呈线性增长;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18.6%增长至37.4%,平均年增长1.1%,显著高于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

肥胖危害知多少?

★ “一胖毁所有”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这是2012年的头号死因;糖尿病;肌肉骨骼疾患(特别是骨关节炎);哮喘、睡眠呼吸暂停;月经紊乱、勃起功能障碍、不孕不育等;某些癌症(包括子宫内膜、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脏、胆囊、肾脏和结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预期寿命减少。随着BMI的升高,上述疾病患病风险也随之提高。

儿童青少年肥胖需要关注吗?

★ 儿童肥胖大军正在跃跃欲试,儿童肥胖后果更加严重

2016年,超过3.4亿名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2019年,3800万名5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儿童肥胖率上升速度高于成年人,且中国是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和心理智力等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肥胖有解决之道吗?

★ 肥胖可防可控,亟需综合管理

解决肥胖问题是当务之急,WHO呼吁全球各级采取行动减少肥胖人群,以解决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针对儿童肥胖这一庞大后备军。近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内分泌专业学术协会纷纷发表指南,从肥胖的发病机制出发,一致推荐给予肥胖人群开展综合医疗管理。

目前,由仁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麻静教授牵头并组建的肥胖MDT,集结了内分泌科、营养科、胃肠外科、心内科、放射科、中医科、整形科、心理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成员,通过筛查、诊断、评估、治疗、护理和心理等多维度全周期的高效管理,在控制体重的同时,完成了共病管理、降低健康危险因素,改善肥胖人群预后,最终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赢得了病人的良好口碑,也获得了全国学术界的肯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肥胖MDT团队

12-05 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