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冠联赛和足协杯赛的渐入尾声,为下赛季中超的未雨绸缪又将成为各家俱乐部的重点。而此前结束不久的中超联赛工作会议和投资人会议已经传出消息,2021年的中超将有诸多重磅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深、牵涉面之广可以说史无前例。明年的中超,该怎么“玩”呢?
继续与天价外援说再见
中国足协新的领导班子上台之后,已经主导过一次球员降薪行动。但很显然,他们觉得还不够。继续降薪,已经箭在弦上。
按照2019赛季的规定,国内球员的顶薪不能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国脚可以上浮20%)。但现在足协认为,这还是高了,必须再降——下赛季,国内球员的顶薪为500万元,外援顶薪为300万欧元,俱乐部年度支出不得超过人民币6亿元。与第一期相比,新版“限薪令”对本土球员更加严格,顶薪缩水50%。而且其收入范围包括工资、有价证券、房产等,统一为税前薪酬,但不包括比赛奖金。
在外援薪资方面,虽然单人工资上限保持300万欧元不变,却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细则,要求每家俱乐部的外援薪资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以往盛行的天价外援,从此基本将与中超说再见了。
图说:足协再降球员薪资 网络图
为什么还要降薪水?中国足协公布了一份中日韩收支对比的主要数据:“2019赛季俱乐部平均支出,中超11.26亿元,J联赛3.16亿元、K联赛1.09亿元;球员(含外援)平均工资,中超1389万元、J联赛241万元;K联赛119万元。”也就是说,中超球员的平均年薪是日本的6倍、是韩国的12倍!而中超球队的总支出,与日韩联赛相比,也数倍于对方。但论能力和水平呢?恐怕无需多说。
从新规可以看出,足协之所以重拳出击,是下决心要终结中超“金元足球”的虚假泡沫。最近几个赛季,众多俱乐部大搞“军备竞赛”,但大把的钱花出去了,国家队的水平却没见有什么提升,倒是让一些中小俱乐部越来越不堪重负。
中性冠名去企业化
除降薪之外,俱乐部和球队名称去企业化一事,也被中国足协再度提及。这项工作按要求必须在2021年内落实,足协将出台类似“俱乐部名称规范”内容细则,违规俱乐部将面临诸如取消注册资格的处罚。
“球队名中性化”,意思就是,从下赛季开始,中超、中甲、中乙各俱乐部的全称和简称,都不得含有企业名,也不能通过“谐音”的方式打擦边球。目前,国内三级职业联赛所有俱乐部中,只有中超的大连人队符合规定。
图说:足协规定俱乐部名称不得含有企业名 图IC
其实早在2018年11月,中国足协就出台过一份《职业俱乐部名称规范》。出于兼顾国情及职业联赛发展现状的考虑,若俱乐部名称或简称原为非中性的,但被本俱乐部长期、连续使用,使其名称在足球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形成俱乐部品牌或在球迷群体中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可在规定时限内经俱乐部向中国足协申请并批准,可将该名称认定为中性名称。但申请此类名称认定的俱乐部应为2004年中超联赛前已经参加甲A或甲B联赛的俱乐部,并连续参赛至今。同时,俱乐部未发生所属地方会员协会的变更。
一些老牌俱乐部则可以做出微调,撤除赞助商名即可通过。比如“上海绿地申花”去除“绿地”、“北京中赫国安”去除“中赫”、“山东鲁能泰山”去除“鲁能”,基本能够通过。但绝大多数俱乐部,比如广州恒大、上海上港、江苏苏宁、天津泰达,都是采用地域名+企业名的形式,不符合“中性化”的要求。如果想参加新赛季的职业联赛,这些球队都需要更改名称。
图说:天津泰达需要改名 图IC
但是,对于一些中小俱乐部来说,例如重庆当代、武汉卓尔、青岛黄海青港等等,不知这一次完全去企业化的改名,会不会影响到投资人的热情和决心。毕竟现阶段投资中国足球,得到的回报并不多,如果连冠名都不行,是否会引发一股退出潮呢?
场外音:轻重缓急
最近两天,有关天津泰达可能退出中国足坛的传闻正闹得沸沸扬扬。津门当地的足球记者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一段文字:天津不能没有职业足球!泰达这样有国企背景的老牌俱乐部尚且如此,更别提那些民营或私营的中小俱乐部了。
不管泰达是真“玩不起”了,还是只想放风借此索要一些优惠政策,都足以表明,在如今的中国足坛,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并不容易。好歹一年十来个亿真金白银的投入,干什么不行?
中国足协在新赛季准备推行的降薪、限外政策,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忧心忡忡。但主流的意见,基本还是支持的。其原因不外乎,中国足球虚火太旺、泡沫太多,再不好好治理,恐怕大家都要玩不下去了。
过去这两三年的中国足坛,“欠薪”成为“常态”,“解散”成了“热词”,好多家中乙、中甲俱乐部,踢着踢着就没了,长此以往,塔基崩塌,何谈上层建筑?即便是中超大户,也要为自己的营生发愁,肯定不正常。
买个外援,不上千万欧元的不算够格;一个基本不怎么上场的预备队球员,年薪也要百万以上……如果任由诸如此类的现象发展下去,足球真成了烧钱的“无底洞”。何况,早就有一拨接一拨的网友发出“灵魂拷问”:中国球员的收入稳居世界前列,国家队的水平排多少位?
至于俱乐部中性改名,以我的意见来看,倒未必要如此着急。足协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现实情况还得多加考虑。足球的投资方不是“活雷锋”,连冠名的权利都被剥夺,谁来保障他们的利益?
欧洲的主流联赛,的确都是中性名字,但不要忘了,他们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运营体系。联赛转播权的分成、场地广告牌的收入,甚至俱乐部衍生产品的开发,包括培养年轻球员的转会,都是一支球队重要的收入来源。而这一切,对国内俱乐部来说,想借此盈利还相当遥远。现实如此,又何必好高骛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