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公认的世界三大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伦敦、《科学》在华盛顿、《细胞》在波士顿。”《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李党生指着一张世界地图说,“希望不久后,中国上海能因为《细胞研究》成为地图上的第四个红点。”

作为中国自主创办的期刊中,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的“领头羊”,《细胞研究》刚刚度过了30岁生日。在“生日会”上,即将成为《细胞研究》主编的李党生代表迈入“而立之年”的期刊许下了“生日愿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建世界一流期刊。

世界地图上的第四个红点 是上海科技期刊人的自信-LMLPHP

图说:《细胞研究》今年迈入“而立之年” 采访对象供图

起步:影响都谈不上

今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提升至20.507,这是中国自主创办的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

三十年前,中国生命科学整体处在发展初期,科研工作与国外的交流刚刚起步,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非常困难。建立一个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细胞生物学交流的平台显得极为关键。在这样的局面下,留学归来的中科院原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姚錱院士创办了《细胞研究》,并为之辛勤耕耘十余载。这份期刊的创立为中国生命领域科学家提供了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为日后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曾担任原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领导,他回忆,《细胞研究》刚起步时,一季度能出一期就很不容易了。“起步那会儿别说‘影响因子’,连影响都谈不上。”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项客观的期刊评价指标,即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但姚錱院士带领的团队心中有个执着的信念:要让中国科学家掌握学术话语权,取得相对公平的地位。这份坚守,陪伴《细胞研究》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世界地图上的第四个红点 是上海科技期刊人的自信-LMLPHP

图说:《细胞研究》创刊号

春天:发现最好的发现

李党生放出了一张幻灯片,五颜六色的线条里,大红色的向上曲线最引人瞩目。这条曲线起点的横坐标是2006年,纵坐标是2.161——那是14年前,时任中科院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的裴钢院士接任主编时,《细胞研究》的影响因子。幻灯片里,另一本《自然》旗下子刊排在了《细胞研究》之前,纵坐标“稳稳”落在了10-15的区间里——差距显而易见。

大红色曲线的终点不用多说——横坐标是2020年,纵坐标“逆袭”成为第一:20.507。“这是一条自信之路。”李党生笑了,“也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科学研究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轻描淡写下,是李党生描述里“积硅步致千里”的努力和坚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张旭说,在细胞生物学学术会议上、在年轻课题组长交流会上,你总能看到一群“擅长社交”的人——《细胞研究》编辑部的编辑们。他们知道好论文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能靠自己去“发现最好的发现”。

在《细胞研究》编辑部的坚持下,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2007年2月7日,《细胞研究》发表了原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陈正军课题组关于DNA修复的一篇论文。在李党生看来,这篇文章完全有能力登上影响因子超过20的期刊,但中国科学家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信任。而《细胞研究》要做的,就是不辜负这份信任。果然,文章发表后,同时得到了《细胞》和《自然·细胞生物学》的点评。“有点儿‘一战成名’的意思。”

世界地图上的第四个红点 是上海科技期刊人的自信-LMLPHP

图说:《细胞研究》走出了一条自信之路

发展:相见时难别亦难

回到那张幻灯片,有人关注到,2013年同样是个关键节点。那一年,《细胞研究》成为第一个影响因子超过10的中国科技期刊。而图里其他几条曲线则多少有点“萎靡不振”,大家开始担心,这是否已经是《细胞研究》的“天花板”?

事实胜于雄辩。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选择将《细胞研究》作为自己研究成果的“首发阵地”。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于2008年在血液中发现了microRNA,这一原创发现在国际顶尖期刊上投稿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细胞研究》编辑部在高标准审核后,让论文快速通过评审程序并在线发表。如今,这篇论文已是期刊的“金字招牌”之一——单篇引用量最高。

2014年,清华大学教授俞立观察到一个新的细胞器,但当时尚无功能性数据支撑,被国际顶尖期刊拒稿。《细胞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原始创新,大胆予以刊发。5年后,俞立拿出了功能性数据,他所开拓的新领域也成为国际“热门”。

今年获得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研究员曾表示,如果让他选自己五篇最有影响力的文章,有两篇是在《细胞研究》上首发的。

“近年来《细胞研究》发表了一批具有高度创新性、学术水平相当于《自然》《细胞》的原创成果。”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刘小龙自豪地说,“《细胞研究》发展成为国际顶级期刊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科学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同时也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的原始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是2006年加盟《细胞研究》的,当时我们的‘参照物’还不是幻灯片里的几本期刊,如今这些参照物都已经‘再见’了,当然一定是‘再也不见’。”李党生的话引来一阵会心的笑声,“如今的‘参照物’,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但我们有信心有朝一日也和它们说再见。”

世界地图上的第四个红点 是上海科技期刊人的自信-LMLPHP

图说:《细胞研究》的未来目标

未来:发表诺奖级别成果

“生日会”后,进入“而立之年”的《细胞研究》更需要冷静思考,未来发展之路该如何走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验是有的,《细胞研究》编辑部很乐意和中国科技期刊人共享。李党生列出了关键三条:多渠道拓展高质量稿源,提高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加强科技期刊优秀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早在2005年,《细胞研究》就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达成合作,借船出海,它也成为自然出版集团在亚洲合作办的第一本学术期刊。”李党生说,“而《细胞研究》近年培养的编辑,不少可以在国际顶尖期刊编辑部站稳脚跟甚至成为骨干。”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高级业务主管徐雁龙介绍,我国能称为科技期刊大国,但远不能称为科技期刊强国,相当多的优秀科研成果发表于国外英文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明显滞后科学研究产出的增长。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科技期刊工作者是学术论文质量的守护者,是高水平科技期刊的建设者,是学风道德的捍卫者。就在前不久,包括李党生在内的12位院士和专家发出《不忘职业初心,耕耘科技期刊事业》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出,要牢记使命,恪守“科学守门人”职业初心;要精益求精,践行编辑出版专业精神;要守正创新,深耕科技期刊崇高事业。

“《细胞研究》未来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着眼于影响因子的提升,而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李党生表示。在他看来,“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是秉持“来自中国,服务世界”的科学情怀、“科学优先,科学家优先”的办刊理念和“追求卓越”的实践精神。

《细胞研究》所有编辑都希望,能带动其他科技期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并为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建设提供中国期刊的贡献。“当然,要吸引更多能登上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地点)的成果在我们期刊首发。”李党生说。

12-07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