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本报记者孙中钦
为探索更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出彩和成长的评价和选拔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上海科技35U35)正式启动。这是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0“青科讲坛”暨上海青年科技峰会上获得的信息。
“上海将持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支持源头创新,鼓励科技青年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追求‘从0到1’的突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冷伟青的致辞,让出席大会的青年科技先锋产生共鸣。
但是,如何鼓励更多青年科研人员扎根基础研究?如何让“冷板凳”变得更有温度?现场,第二届“科学探索奖”上海获奖代表对此提出真知灼见。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周斌坦言,在不同阶段,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比如,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大家会为科研是否能迅速出成果而焦虑;随着年龄增长,一方面,住房等现实问题给青年科研人员带来不小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若是成果迟迟不能出来,自己的“饭碗”也可能受到影响。
“基础科研人员最需要的是比较稳定的支持和相对长期的评估体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李昂认为,从事基础科研,一定要有定力,要努力使自己不受潮流影响。“不要觉得什么东西看上去无用就放弃了,恰恰是无用之处存在无限的潜能。”李昂说。
“眼光要看得远一些,宽一些。当你陷入一个领域怎么解也解不开时,不妨寻找其他途径,可能有转机。”华东师范大学刘钢说,这就像有时候代数的问题需要用几何的方法一样。
如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上海交通大学郁昱深有同感。他介绍,自己从事的是密码学的研究,一项加密算法被设计出来后,团队一定会邀请专业人员,从“黑客”视角发现代码漏洞,从而把系统做得更安全。
活动现场,8位青年科技先锋与上海科技大学青年代表共同发起了《青年科技峰会-上海宣言》,引领青年科技人才奋发有为、贡献智慧,致力于打造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上海高地”,塑造追求卓越的“上海品格”,创造引领未来的“上海智慧”,共建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模式”,更好向世界传递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自信。
首席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