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任”过共享充电宝吗?它可能被植入木马。网络犯罪分子还能通过机场、火车站和其他公共场所使用的USB端口窃取用户手机中的个人信息。昨天,这条消息上了各大网站热搜。

新民快评|共享充电宝“陷阱”当清理-LMLPHP

图源IC

从留言跟评看,无数人看到这条消息心情堪称直接“裂开”了。一位网友的感受很有代表性:“昨天用了共享充电宝,问我是否“信任”,充一半给的提示,想着因为不是原装线的缘故,今天早晨直接看到有人修改我微信密码的提醒……”看到这里谁的心不“突突”,那些出差时贪图方便用了公共场所USB端口的人,怎不汗毛“立正”?可租赁移动电源、火车站叫卖的满电充电宝、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你还敢用吗?

充电宝原本是手机没电时的“救命神器”,现在因为工作、因为家务琐事、因为各种各样必不得已的联络,谁能离开手机?问题是,机场、火车站、公共场所手机充电无安全可言,大家的出行,又何来安全感?甚至,因手机长时间断电造成的后果还可能让人承受不起。

“共享充电宝陷阱”实在不是个小问题。快节奏的生活将“便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但“共享充电宝”的生意“不正经”。这里面埋设的一个个“陷阱”,盗取你的通讯录、照片、视频等等,这事关公众的信息安全,还关联着被盗取人及家庭的经济安全、人身安全等。

防范掉入“共享充电宝陷阱”,首先需要大家提高警惕,不要随便“信任”关联。其次,在生态治理上应该厘清主体责任,比如有些商场往往是免费拿来共享充电宝提供给顾客,商家享受了充电宝“留客”的收益,就理应为顾客提供安全的服务。那就应该有两批次充电宝替换,一批在用时,另一批由专业人员检查维护。如果不能提供技术支持,要么就不要提供充电宝,要么就必须承担相关责任。同时,绝不能容许犯罪分子屡屡得手,且于重要交通场所广泛布点;“共享经济”这种新事物新业态,也不能被类似“共离充电宝”般的产品链做偏带坏。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的个人信息安全也是公共安全,相关部门必须严查严打,还公众以安全。

秦丹/文

12-07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