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郭剑烽)一起野生“大猫”被害让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副检察长出庭公诉,高校教授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席庭审。日前,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提起公诉,法院开庭审理这起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当庭宣判,分别判处被告人沈某、张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缓刑一年三个月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支持检察机关赔偿资源价值损失、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的全部公益诉讼请求。

一只非洲来的“大猫”为何引发公益诉讼?市检三分院副检察长和教授一起出庭-LMLPHP

图说:庭审现场 市检三分院供图

2018年4月,沈某、张某某共同设立一家宠物用品店,沈某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张某某负责该店铺的实际经营。

同年5月6日,二人经共同商议,通过微信从微信名为“一个好脾气姑娘”处收购薮猫1只;后因饲养不善导致该薮猫意外死亡,又于同月26日从该卖家处再次收购薮猫1只。同月30日,通过微信从微信名为“A大宝姐姐”处收购薮猫1只,后于2019年1月25日将该薮猫出售给“A大宝姐姐”。

2020年2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该宠物用品店内当场查获并于次日扣押涉案薮猫1只。

同年3月20日,该案移送三分院。三分院经审查后认为,二人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并造成野生动物灭失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五条之规定,造成了野生动物资源损失,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遂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市检三分院副检察长谈信友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出庭公诉,三中院副院长俞秋玮担任审判长。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达良俊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席庭审活动,就薮猫的生态价值等出具专家意见。

检察官点评:

生态环境无国界,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必须具有生态资源“全球一体化”的理念,以及共同保护地球生态资源的责任意识。

中国几乎加入了所有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动植物保护的国际公约,充分体现及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积极贡献着力量。

薮猫是生长于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因为有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存在,恶性循环导致了不法分子非法抓捕、走私、售卖野生动物的行为愈演愈烈,对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

本案的两名被告本是热爱小动物的人士,所以才会筹划开设自己的宠物店,但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不但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民事公益诉讼责任,代价是惨重的。

当下,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饲养宠物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我们的身边也可能接触到可爱、吸睛的动物,但在准备下单前需多了解些动物知识,对于可疑的、来源不明的野生动物坚决说“不”,不要因一时无知触犯刑法,又侵害公共利益。

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一只非洲来的“大猫”为何引发公益诉讼?市检三分院副检察长和教授一起出庭-LMLPHP

图说:薮猫 资料图

相关链接:

薮猫是什么?

薮猫(学名:Leptailurus serval),猫科,薮猫亚属。

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主要栖息于大草原,有时也出现在山地,最常见于芦苇丛、沼泽地等潮湿环境中,偶尔出现在林缘地带以及草叶茂盛的森林空地。薮猫处于食物链的高端,食物93.5%是啮齿类的鼠、鼩鼱等动物,鸟类占食谱的5%;其他还有昆虫、青蛙、蜥蜴等。偶尔潜入水下捕捉活鱼。极少食用腐肉。

薮猫非一般理解的家养宠物猫,而是与老虎、狮子、豹同科的野生“大猫”,是保护级别较高的物种,分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即CITES公约、华盛顿公约)附录Ⅱ,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薮猫参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进行管理。

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具有公共属性。薮猫的非法交易,势必会造成薮猫原生地种群的衰退,进而引发原生地生物链结构的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同时,未经检验检疫野生动物的非法入境,也带来了生物入侵的风险,给我国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后果,都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野生动物的价值如何评估?

野生动物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两部分。原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等对此有着明确规定,系按照标的物在价格认证基准日的基准价值,乘以生态价值系数得出。因此,看似小小的野生动物,价值也可能不菲。

12-07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