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不能沦为边缘的“圈子游戏”-LMLPHP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文艺新形态大量涌现的当下,文学创作已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各大公众号、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活跃着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作者群,他们的持续更新发布汇成可观的创作量,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深入作品、深入人心、深知灼见的文艺评论却很匮乏,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丰繁庞杂的文学现场,文学批评的声音要保持“火热”,首先要保证“在场”,才能和读者之间建立起“可贵的美学信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曾指出一个现象:如今的文学批评式微,热火朝天的评论场不再,批评的力量也逐渐丧失。不少声音认为:文学评论有沦为边缘“圈子游戏”的危险,自我满足,陷入熟悉的话语小圈子,却少了对公共议题和大众文化的体认洞察;或是习惯于不着边际的宏观 “神侃”,不注重文本细读,失去了起码的艺术感悟……这些乱象指向了症结内核——与各类文学形式创作的迅速扩容相比,严肃有效的文学批评却显得落后。专家指出,离开了鲜活的文学现场,批评成了文本上的“自说自话”,自然无法戳中读者的审美“穴位”,又怎能“出圈”引起共鸣?

热情介入大众生活,才能对新现象持续发声

书评人宗城发现,一些评论者或是文学期刊来稿,几乎很少涉猎网络文学,也不关心漫画、流行乐、同人,有的评论文章谈及网络文学领域作品,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不算文学;还有文学评论期刊号召关注90后、00后,但圈定的范围仍多是权威期刊作者等几张熟面孔,更多其他领域的作者往往被忽视。

如今,某种狭义上的文学正在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场,而看似与文学没有密切关联的领域,比如电影、二次元等渐渐进入写作者视野。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认为,如果评论家不能对新现象作出有效阐释,而是一味笑大众外行,或是视而不见,一味拒斥,就不仅是一种不当的傲慢,还是对所应承担职责的弃守。

“弃守”的直接后果,就是批评难以介入大众生活,丧失了对新现象发声的阐释力。在浙江大学教授吴秀明看来,批评有必要克服“学科”带来的焦虑,避免用学术逻辑完全取代审美感知,批评的发展一方面要注意与当下现实问题对接,即批评的及物性,另一方面在借鉴和运用理论时, 应注重分析作家对人的认识、作品对人物的塑造。而克服滞后的惰性,主动作出回应,把脉当下创作并给出精准深刻的说明,主流评论才能真正体现批评的价值,从而反哺文学创作。

面对发展迅猛的网络文学,评论家更需“站在今天的立场”与时代对话

文学批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融入当代读者生活,从而与读者建立最珍贵的美学信任?至少批评家需要提醒自己,不做 “教条论”或是“印象主义”的空谈家,而应使批评保持活跃的“现场感”和“既视感”,身临其境,多方验证,搭准创作脉搏,方有可能找到审美“穴位”,从而为写作提供有效借鉴,介入当下的思想文化建构。

评论家谢有顺指出,尤其是面对从未被阐释过的作品,特别能检验一个人的眼光和能力,“这要求评论家和作家都要有当代意识,不是只写当代题材,更要站在今天的立场和情境里与时代对话。”以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文学为例,业界有多少理性精辟的评述?又有多少批评依然拷贝着此前解读纯文学作品的“套路”?

在学者刘桂茹看来,网络文学并不是传统的文学概念与网络技术传播的简单叠加,信息革命引发的新媒介效应作用于文学后产生的是一种化学反应,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解放与变革,使网络文学及其置身的泛娱乐产业链成为“现象级”文化景观。“因此,评价网络文学不光是从纯文本出发,更是与当代社会文化观念、消费风尚,甚至新时代的价值观建构、舆情建设、国家形象传播、国际文化话语权竞争等问题息息相关。对于批评家来说,如果仅依靠传统的文学理论,很难抵达网络文学和文化现象的纵深,网络文学的巨大体量会掣肘研究进一步深入。即便奋力扎入网络文学的文本之海,在各式文本中快意畅游,若不能适时抽离进行远观审思,也可能迷失于漫无边际的文字之中,无法作出精准判断。”

12-09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