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加速建设安全追溯体系,监管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LMLPHP

今年底前,首批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试点城市将实现猪肉、大豆油、梗米(包装)、冷鲜鸡(包装)、番茄等6大类10个品种追溯覆盖率和上传率“双100%”的目标,并建立统一团体标准。由此,长三角将顺利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追溯链条。这是记者从今天下午举行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获得的最新消息。

据悉,在首批试点的追溯品种中,近90%均为农产品。在不少人看来,加快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上海在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方面的探索还要回溯至2015年。这一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为推动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自此,上海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2017年,整合上海蔬菜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上海市经济作物追溯平台后,上海种植业生产管理系统全新亮相。该系统能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实时记录,并与加工、出库、运输、销售等环节数据相关联。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有6000余家种植业生产主体实现农事生产档案电子化管理;累计1397家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国家追溯平台,审核通过1369家。

“上海探索”还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广复制至更多区域。去年12月5日,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等6个试点城市共同签署了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南京市、无锡市和合肥市已参照上海追溯体系建设模式,研发完成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杭州、宁波市将基于本地原有追溯系统升级更新,并与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实现对接。目前,基于区块链的长三角数据共享接口设计和研发已完成设计。

在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相关负责人也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追溯系统信息互通性不够,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下一步,长三角地区合作机制将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升标准兼容性。同时,持续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增加试点产品种类,完善推进追溯系统建设。

12-10 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