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这么火,我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究竟我适不适合读博?”“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怎么办?”......围绕五张圆形餐桌,不同专业的硕博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这一幕发生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午餐会上。
如今的大学生关心什么?从教授和学生两边,记者得到了并不完全一致的答案。有博士生导师告诉记者,自己和学生一般半个月左右就会沟通一次,师生交流更多以组会的形式进行,主要聚焦于学术科研方面,“很少有学生主动约我出来谈人生规划。”但实际上,学生的需求如何?记者从交大午餐会上发现,除了科研和论文,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方向、规划、人生同为高频词。
师生午餐会负责人龚强告诉记者,据《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调查分析》以及不久前研会组织的调查,学生对导师指导的期待远不止于学术方面,不少学生希望能够在关与老师沟通科研进展之外,加强关于人生经验、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在自己迷茫的时候“指一条路”。
“新的研究方向都是实打实做出来的,不去尝试就永远没有新的方向。”“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二十多岁就成为工程院院士,做学术不仅基础要扎实,还要能够沉得下心。”“当年我写论文的时候,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钻进文献堆,几乎看完了相关所有文献。”.......针对学生提出的种种疑惑,五位老师以亲身经历娓娓道来,让不少学生茅塞顿开。
据悉,这是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场午餐会,共开放15个学生名额。不到15分钟就已报满,十分抢手。“同学都羡慕我手速超快。”今年研一的刘可就是幸运儿之一。她的最大困惑在于要不要继续深造读博。记者了解到,刘可的父母均为博士学历,可以称得上“高知”。但在未来规划方面,父母依旧无法解答女儿的疑惑。究其原因,或许是“父母”这一身份带来的“枷锁”。
刘可告诉记者,在讨论读博这个话题时,父母往往会考虑年龄、就业前景等多重因素,“他们有点担心我博士毕业年龄有点大了,会影响婚恋,建议我成家或者工作之后读在职博士。”但在她看来,读博的关键点在于自己是否喜欢、是否合适。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同专业的老师和学者才能客观解答。
同为女性,曾经在日本留学,刘可的迷惘和担忧也是药学教授李晓波曾遇到的。“听了李老师的经验,我决定沉下心来做科研。”刘可说,就像压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被推出去了,觉得如释重负。
历史系讲师赵思渊也参加了这场午餐会。在他看来,大学生感到迷茫很正常,“准确地说,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或多或少感到困惑,困惑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比如,在今天的午餐会上,就有文科专业的学生向他提问: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后文科生就业会不会更难了,文科生的价值在哪里,自己怎么抓住潮流从事跨学科研究......
赵思渊告诉记者,他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其实不光文科生对此感到焦虑,不少理工科学生也担心自己与时代脱轨。“毕竟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太快了”赵思渊表示,迷茫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走出迷茫。赵思渊以自己的学术经历举例,在新文化史研究较热的情况下,自己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听从内心选择了热爱的经济史研究。“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你必须理清自己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宋胜男告诉记者,听了老师的经历,她觉得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
“充分沟通交流是导学关系的重中之重。以往学校举办的师生交流活动往往人数较多,很难做到精准沟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让交流更加深入,也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龚强说。剑桥大学的免费下午茶“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指委思政室教师张碧菱介绍,有研究表明这种形式的沙龙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张碧菱表示,未来学校将会进一步丰富午餐会的形式,定期定点举办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