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如何让每个青少年儿童享受运动的乐趣?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团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近30个课题实验基地,覆盖400余所中小学校,通过多年研究团队从中为学校、家庭、社区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且可操作性强的“行动指南”。

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12月12日,首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暨《新时代体育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世卫组织最新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青少年未达到每天60分钟的中等到大强度的身体活动建议标准,各国青少年普遍存在身体活动不足的弊病。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同样令人担忧。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体质问题愈发严重;“不出汗”的体育课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沦为纸上谈兵;逐年攀升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等正日益凸显。

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长王登峰说:“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同时是心理健康,还有健全人格。”

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表示,行动方案将围绕实施优质课程、建设活力校园、加强家校舍多元联动、推动赛事挑战计划、建立动态持续的运动智能健康体系五个方面,从课内外、校内外,全方位、全时空,提升体育健康教育质量。

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把枯燥的训练变成好玩的游戏,智能监测及时调整运动强度

一只皮球、一根丝巾……用最普通的教具也能“玩”出一节不一样的体育课。上海市永德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沈臣带着孩子们一边单手拍皮球,一边让他们留心听120、110、119等不停切换的警报铃声。一旦分辨出是哪个特种铃声,孩子们就要用另一只手挥舞丝巾,在空中画出对应的数字。

做完“音乐游戏”后,团队合作的“揪尾巴”比赛同样趣味盎然。在沈臣的指挥下,孩子们单脚站立平复了一下呼吸,并把丝巾一角塞进了后腰充当自己的“小尾巴”。随后,他们很快组成几个小队,合力来抢其他队伍的“尾巴”。这期间,同样需要孩子们两手并用,一只手拍球,一只手去“揪”别人的“尾巴”。仅半小时左右,类似的四五个游戏紧张切换进行,每个孩子的额头都滚出了汗珠。

改变“不出汗”“不对抗”的体育课,运动游戏的每一项设计都有其科学依据。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书记汪晓赞教授解释,一边运动一边听音乐辨别铃声,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而左右手同时进行不同的运动,可以促进左右脑协同开发。

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为了科学监测和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每个孩子上课时佩戴了运动手环,实时记录了他们的心率变化。体育老师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不同深浅的颜色提醒,可以迅速判断每个孩子当前的心率水平属于中等还是高等强度。

汪晓赞表示,每节“质量达标”的体育课上,学生运动密度要达到75%以上,运动强度达到心率140-160次/分钟。每节课的运动技能练习时间为20分钟左右,体能练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

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不再单纯看跑得有多快、跳得有多高,智能体育器材正在帮助老师们更准确地掌握孩子的运动技能水平。

内设芯片的足球、智能技术跑道、捕捉实时动态的AI机器人等,通过采集运动轨迹和相关数据,体育老师可以在后台监测和分析到每个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

用机器人监测孩子的运动行为,通过小程序布置体育“云作业”,像这样的成果目前在上海已经应用非常的广泛。汪晓赞表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等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健康评估、个性化运动干预乃至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的健康成长闭环。”

校内校外,运动变成亲子关系“润滑剂”

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在互动玩乐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也让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亲近了,让“家”也变得更温暖。

在山东省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800、1000米对不少孩子来说是道难关。最开始,体育老师李燕每天早上带着几个“老大难”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亲子晨跑,后来越来越多家庭加入其中。有家长坦言:“本来是为了帮助孩子应对体育中考,但跑着跑着,意外发现了运动变成了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可以说,五年时间里,运动不仅改变了一所学校,也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一个家庭乃至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

有学生说:“特别感谢父母每天陪我们早起跑步,交流变多了以后,心里的隔阂就少了很多。”这只亲子晨跑队伍越来越壮大,到了母亲节,学生和家长还自发组织了感恩母亲的长跑运动。

此次的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多元联动机制,家长每学年组织或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家长每学年陪伴孩子参与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两次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大型体育健康促进活动。

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解决“三点半”难题,这个社区新辟体教融合“智慧空间”

今年下半年,上海闵行区吴泾镇社区的孩子多了一个“三点半”后的好去处——上医路378号的儿童青少年体教融合智慧成长空间。周一到周五的课后三点半,以及周末全天,这个空间为家长,小朋友们免费开放。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相关专业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接受专业的基本动作技能的测评,体验VR沉浸式运动游戏,还能玩一些益智玩具。在周末,则有不同的主题活动,亲子嘉年华,体育知识讲座等等。

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作为新手爸爸的社区居民梁永德发现,每周来这里两三次,原本胆小的儿子变得更勇敢、更开朗了,而每周末的亲子运动也让父子关系更亲密了。

“不仅解决了我们家长下午3点半后无法陪伴孩子的问题,小朋友也这里有了一个非常快乐的成长。这里有老师帮助小朋友做专业的测评,平时有大学生的陪伴,让我的家庭成了最快乐的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梁永德一家的感受,也代表了很多社区居民的心声。“希望未来可以在更多的单位和学校、社区开展,真正成为一个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好项目,让更多的家庭玩在其中学在起中,乐在其中。”

怎样的体育课才算“质量达标”?操作指南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发布-LMLPHP

“未来,在实现“活力校园”、“活力家庭”的同时,也要实现“活力社区”,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机制。”正如行动方案的五项倡议之一,利用多方面社会资源,形成体育与健康教育合力;扩大体育运动参与人群,让全民体育、全民健康成为共识;全社会范围内严格落实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

12-12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