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
《面对着死》
《嚎》
《重生》
这是一组充满血泪和控诉的叙事版画,取名《血寰——南京大屠杀木刻系列组画》。南京版画家程勉耗费30年心血创作它。这其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驱使着他这样做?创作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我们拜访了87岁著名画家程勉先生,为您揭秘创作背后的故事。
国恨家仇 创作出于愤怒
程勉,山东人,中央美院高材生,1961年留校任教。1963年,意气风发的他,追随爱情的脚步来到南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程勉便以《夜诊》、《红旗谱插图——护钟》等版画活跃于当代画坛
尽管已87岁高龄,但聊起“南京大屠杀”主题版画的创作经历,程勉先生依旧思绪敏捷,滔滔不绝。他说,创作的源起,在于1982年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当时在我们国内激起了巨大的抗议声”,他随后查阅了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屠杀30万居民的文字、图像和纪实影片等资料,构思了许多草图,“脑海里涌现出无数的人,耳目所及,遍地是血、枪杀时的喊叫、母婴的哭泣、血染的秦淮水、成堆的尸体、火烧、活埋……”
程勉的父亲是在日军侵入山东后,惨死于战乱,一家人从此颠沛流离……国恨家仇,血泪斑斑,驱使他以刀为笔。
从1984年到1986年整整三年时间里,他沉浸在夜以继日的创作中,常常不眠不休,“决战在一个无形的疆场上”。
从上百张草图中 遴选出14张
程勉一共创作了上百张草图,从中遴选出20多张,再一张张请老师和同学定评,慢慢淘汰,最后确定了14张。一个个高度凝练、概括的悲剧人物形象,向人世间发出“天问”。
1985年,组画尚未创作完,《美术》杂志便要求发表。2006年,程勉将一套14张组画捐赠给我馆。当时由于影响力广泛,这套作品的小幅单张收藏范围远至法国、英国、日本等地。
《火》
《黑夜》
《受难者的回忆》
《婴儿无辜》
《姐妹》
《母亲的眼泪》
《悼念》
《爬起》
《囚徒》
《上苍保佑》
应导师指点 创作“灵魂之作”
程勉的导师、中国版画界泰斗李桦先生当时在病床上,看到《美术》杂志发表的《血寰》部分作品后,立即写信给程勉。他非常欣赏《血寰》组画中所蕴含的“深沉雄大的气魄”,认为绘画就应该这样反映人类的命运。
但李桦、古元等老先生同时也认为,《血寰》组画还缺乏一个群体性的屠杀场面。这应当是一幅统领全部作品并勾联起十四幅小画的“灵魂之作”。
程勉踌躇了很久,直到2011年江苏省启动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他在版画家陈超的帮助下终于开始了这幅大画的创作一一高1.2米、长2.5米的主体性画作《血——公元1937.12.13》,表现的是尸横遍野、集体遭到屠杀的场面。
这幅大画,在完成构思和绘制草图后,光是上板刻,就刻了一年之久。由于是黑白版画,必须当天印完,从早晨一直印到晚上才得完工。它像宽银幕一样的巨大画面,拉开了悲剧的序幕,把人们引向血雨腥风的往昔。
《血—公元1937.12.13》
这幅大画置于画面的最中间,14幅小画拼接在四周,底板是血迹流淌的中华门城墙。2015年9月,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展之际,《美术》杂志二度发表《血寰》部分作品。
前后算起来,这组画整整耗时30年。“画这么长时间,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需要”,程勉说:“并不是说艺术创作时间越长越好,只是艺术有个积累的过程,不能马上见效,急功近利不可取。”
《血寰—南京大屠杀木刻组画》
“对和平的呼唤 是永恒的主题”
程勉说,创作中,他并不强调写实的场面,而把惨烈的现状深埋在心底,着重于寻找人性的本身,“画家的审美重点在于他所感受到的。我所感受到的,是当时就要死的人,争取生存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劳动中有,生活中有,生死过程中更有。哪怕身体被捆绑、没有办法反抗,但抗争的精神不灭。”
所以,中华民族面对外侮,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次次从血污中爬起来的精神和力量,是这组版画着重表现的重点。“我要表现的是人,是爆发的人”,程勉说,他是站在人类命运的角度,透过地球上发生的这一惨绝人寰的悲剧事件来表现人,对和平的呼唤是永恒的主题,而黑白木刻的语言和张力都非常适合表现这一主题。
来源:扬子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