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开并蒂”到“三星同曜”——今天召开的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三个重磅级项目同时摘得特等奖,打破了自2012年上海恢复特等奖以来的授奖纪录。此前的2016年度和2018年度,上海科技奖评选曾两次爆出“双黄蛋”。这表明,上海正朝着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努力迈进。
今年也是上海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全面落地的一年:七大奖项首次同台亮相,科技功臣奖和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评选由两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一次;在全国地方科技奖励体系中首次单独设立科普奖;提名专家和获奖人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一系列“制度创新”无不体现着上海科技创新的新风向。
标准不变、频次增多,中青年成创新“顶流”
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评选素来坚持“有卓著贡献”的高门槛和宁缺毋滥的高标准;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则定位于表彰活跃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企业创新领域的青年人。过去,这“一老一少”两个奖项均是两年评选一次,去年起改为一年一次,今年是两者首次“同台亮相”。
标准不变、频次增多,加速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越来越多年轻面孔站上上海科技奖的领奖台。本年度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王少白是一名85后创业者,在数字骨科领域已有十多年研究及临床转化经验,作为发明人申请知识产权超90项。此次摘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黄文焘年仅31岁,是本年度上海科技将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在历年获奖者中也属年轻有为。
兼顾了经验传承与创新活力,中青年人才正成为上海创新的“顶流”。本年度获奖项目的完成团队普遍呈现出“领军者四五十岁,科研主力三四十岁”的人才结构。曾经被视作“终身成就奖”的科技功臣奖,近年来也不再是清一色的白发苍苍。作为本年度上海科技功臣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就是一名60后。而特等奖项目“基于脑可塑理论新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的第一完成人、华山医院教授徐文东更是身处“70后”行列。当年,他们都是在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的支持下迈出科研生涯第一步,进而沿着环环相扣的人才“天梯”,脚踏实地一步步向上攀登,才获得今天的成就。
首设科普奖,“科普达人”站上最高领奖台
上海首次单独设立的科学技术普及奖,也于昨天颁出。15个项目从44项提名中脱颖而出,其中包括4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和5项三等奖,约占获奖项目总数的5%。一批潜心科研、热衷科普的科学家和科普达人站上申城科技创新的最高领奖台。
“没想到,我的第三个上海市科技奖会是科普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周行涛带领团队以《SMILE还近视一个微笑》摘得本年度科普奖一等奖。看到全国各地到其门诊来做近视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周行涛和团队成员自2002年开始就瞄准了科普这件“大事”,他们开讲座、进学校、培训卫生老师,终于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科普方法,极大提升了沪上家长和老师群体的眼科医学素养。在他看来,想做好科普,就要和做科研花一样的功夫。
首张上海科普奖榜单显示,四分之一的获奖项目都出自生命健康类科普成果,占比最高。该领域不仅汇集了大量公众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同各种谣言、伪科学斗争的前沿阵地。
从“在上海”到“为上海”,外籍专家可提名可获奖
昨天公布的上海科技奖榜单,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在总计308项(人)获奖项目中,有12个项目有外籍完成人参与,其中包括四个一等奖项目。与此同时,榜单上首次出现了由外籍专家提名的获奖项目。
上海自2007年起设立国际科技合作奖,一般每年有两名外籍人士获奖。为凸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影响力,根据去年修订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上海科技奖评委将吸纳更多“洋面孔”,同时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参与上海创新的外籍科技工作者角逐市级科技奖。从“在上海”到“为上海”,上海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才智。
不仅授奖范围扩大,本年度开始,奖励金额也有大幅提高,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满满。科技功臣奖从原来50万元调整到200万元,特等奖从50万元调整到100万元,其他奖项的奖励金额也有一定程度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