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心理咨询师在机场留验点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排查、防控、依法办案,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打好司法“组合拳”,保障各方权益……疫情发生以来,长宁区委政法委和区政法系统各单位全力以赴,大力开展政法队伍值守、民宿平台清源、房屋租赁排查、智能安防巡查、依法防控普法、心理情绪疏导、重点人员关爱、复工复产复市法治支撑等行动,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疫情期间,长宁公安经侦支队连续破获多起制售假冒防疫物资案件。
坚持严打涉疫违法犯罪不手软,坚持严查涉疫风险隐患不放松。区公安分局各单位主动搜集违法犯罪线索,对利用疫情实施诈骗、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盗窃防疫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露头就打”,有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各派出所持续保持高等级防控勤务,积极会同街镇、居委落实小区封闭式管理、重点地区人员隔离观察等工作措施,果断处置社区聚集性活动,将疫情防控风险降到最低。
针对涉疫情案件的特殊性,区法院更加注重多元解纷、源头治理、调解优先,创新拓展了纠纷解决机制,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涉疫情案件调解、撤诉率达57%。坚持“快为先”,线上线下联动,快速审执涉疫情案件。在疫情防控初期及时启动在线庭审新模式,实现全院法官在线庭审全覆盖,在线庭审使得平均审理天数减少了21.3%。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及企业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庭审模式,着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诉讼事项优先办、隔空办,妥善审理各类矛盾纠纷。在实践中,区法院形成了“非诉”与“诉”机制的互补,通过社区法官工作室建立“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立了多种社会力量介入的诉前调解、判后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法院服务体系。
▲长宁区心理咨询师作为平安志愿者进驻集中留验点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面对疫情,如何戴好“心理口罩”?在2016年,长宁区成为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批联系点,时至今日,长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知晓度、支持度、参与度、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不断助力平安长宁建设。在疫情暴发之初,区委政法委就将社会心态疏导与疫情防控工作同步部署,联合区委宣传部积极统筹7家社会心理服务机构、200余名专业心理咨询师进社区、进医院、进家庭、进隔离点,持续开展24小时全天候的线上线下心理疏导服务,累计开设线上讲座20余场、受益群众1万余人,热线咨询1400余人次,线下心理疏导200余人次、危机干预60余人次。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面对复工复学,区委政法委精准预测,集中力量开展针对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