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还是“不变”这是一个问题 ——评《319·回首紫荆城》-LMLPHP

艺术界常常有一个争议:追求本真还是追求创新?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试图在无数经典作品中找到答案,印象最深的一定是瓦格纳对“乐剧”的创造,他追求从舞台道具、服装、情节等等各方面的本真从而达到剧目本真的目的。我是赞同这种看法的,毕竟“沉浸式”的体验总会让人更加“入戏”。所以我几乎可以确定,在观看这场“实验昆剧”之前我一定是抱着反对的态度来的。我是首次接触这种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昆剧,其中的变与不变对我感触良多,那我就从这其中的奥妙谈起吧。

“变”的是什么?

舞台变:刚到剧场对于没有接触过这种新形式的观众一定是茫然。与我而言,几个散落的椅子零件,四把椅子摆在四个角,我猜测这一定是解构主义与极简主义在作祟。舞台的设计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抽象不解。没有人能通过这样的舞台设计能与明代的末代皇帝结合在一起。我是不是走错剧场了?而后是,这样会不会太出戏了?显然,这与传统大不相同,走入传统剧场的那一刻,你就会仿佛身临另一个平行时空,从这一刻起,传统的舞台就会充分激发人的“联觉”,让你投入其中。

“变”还是“不变”这是一个问题 ——评《319·回首紫荆城》-LMLPHP

演员变:演出开始,所有演员身着黑衣黑裤,素颜上阵,唯一与古代有点联系的他们脚上的靴。他们一共上台将象征着王位的散落的椅子零件拼凑在一起(后续采访中他们说这里是有寓意的,象征着王位是由人民共同铸成的),这样的行为无疑加入了行为艺术的灵感,此昆剧的现代感再一次加强,而这样现代感的加强无疑又让我进入古代的故事情节更远一步。整个故事以倒叙的方式讲述,然而表演的过程却颠覆了我对于这种创新方式的偏见,整个故事讲述的过程由5个演员完成,但整个剧目远不止5个角色,没有了装扮的束缚,演员通过字幕提示,声音变化,形体变化完成跨行当的多方面展示。没有了面部妆容的修饰,演员的面部表情在聚光灯下无限放大,这对于演员来说或许是“不好的”,这无疑是对演员演技的巨大考验,但是对于观众而言,演员从面部肢体传达的情感远比服饰布景传达的情感要丰富的多。所以一开始就带有“偏见”的我竟然丝毫没有出戏。表演的过程中,只有4把椅子加一把“王位”作道具无疑为剧情的表达增加了难度。演员们往往通过“坐”“仍”“捆”等动作控制椅子,运用椅子表达自己的情感,运用椅子展示自己的处境,我惊奇的发现,此时椅子不是作为道具存在,而是作为演员身体的一部分,它随着演员的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功能,不仅没有妨碍剧情的表达,还给予了观众无数想象的空间。

至此,主要通过与传统昆剧对比展现其中“变”的元素及其粗浅的感受。

“不变”的是什么?

《319·回首紫荆城》讲述的是公园1644年4月22日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明思总朱由检回忆他执政十七年那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各种人物。从故事情节上来说,选取“古”为题材,题材的选择没变。从乐队上来看,乐队编制包括琵琶,笙,曲笛,鼓,板等,可见乐队的组成没有变;演员在演唱时行腔婉转、表演细腻,唱腔的韵味没变,肢体的“昆剧感”没变。这样结合来看,所有属于昆剧的“魂”都没有改变。由此可见,昆剧的表现价值丝毫没有减弱。

“变”还是“不变”这是一个问题 ——评《319·回首紫荆城》-LMLPHP

《319·回首紫荆城》表演的过程是我对这种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剧种改观的过程,导演编剧一方面削弱了舞台视觉艺术的效果从而加强表演艺术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固定昆剧的传统表演形式从而不折损昆剧的原始价值。反观几把椅子的象征意义,又为演出抹上了一幅神秘的面纱,这有何尝不是一种艺术的进步呢?

12-16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