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上海本土的音乐家们在岁末演出档期,纷纷带来与之相关的纪念音乐会。小提琴家黄蒙拉将在12月24日亮相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携手他的十位音乐界好友,共同上演贝多芬为小提琴写下的两部重磅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九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克鲁采”》(小提琴与弦乐版)。
“不同的作曲家在作品中,会呈现不同的内在表达和价值观,随着我年纪逐渐增长,一些很美好的旋律依然能打动我,但我发现已经不那么足够。现在,我不会轻易地被旋律陷阱所诱惑,而是渴望抵达贝多芬音乐的境界,并且希望自己的演奏能用朴实手段抵达这种境界。在我看来,贝多芬并不想用音乐去讨好任何人,而是放在那儿,懂的人自然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蒙拉诉说了他对贝多芬的理解。
这一次,黄蒙拉将为乐迷上演两部时间长、难度大的贝多芬小提琴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好像菜单里的“硬菜”牛排一般。“对我们所有的西方古典音乐学习者来说,贝多芬是绕不开的名字,从一个演奏者的视角来看,他的作品是承前启后的。我在个人独奏会中也经常上演贝多芬的音乐。”那么,此次黄蒙拉即将带来的这两部作品,又体现了“乐圣”的哪一面?
致敬乐圣,挑战两部高难度小提琴巨作
擅长作曲和钢琴演奏的贝多芬虽然并不精通小提琴演奏,但对这件乐器充满敬意,也深受当时许多小提琴家的影响,他写出了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品。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了维也纳的小提琴名家弗朗茨·克莱门特,不仅在篇幅上创造了同类体裁的纪录,也在乐思上兼备宽广视野和深邃情感。时隔多年,在约瑟夫·约阿希姆的诠释下,该作终于获得巨大成功,并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富挑战性、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之一,有着“小提琴协奏曲之王”之美誉。
而在贝多芬十首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奏鸣曲中,能够在作品规制和艺术深度上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驾齐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当属第九“克鲁采”奏鸣曲了。作品题献给对贝多芬创作风格带来影响的小提琴家鲁道夫·克鲁采,乐曲中钢琴与小提琴的部分势均力敌,产生了强大的戏剧性和音乐张力,即便只用两件乐器,依然可以让听者心潮澎湃。尽管克鲁采本人认为该作难以理解并拒绝演奏,但有意思的是,如今人们知道这位演奏家,多半是因为贝多芬的这部作品。
把这样两部充满挑战性的作品置于同一场音乐会,黄蒙拉有自己的考量。“贝多芬不同体裁的作品有着很大差异,比如交响乐通常比较宏大,而他的小提琴奏鸣曲多以爱的主题为主线。无论何种题材,乐圣的音乐在情绪和价值观上都有很多冲突,而冲突过后最终会和解。”黄蒙拉说,12月24日他即将为乐迷呈现的这两部小提琴作品,同样不乏激烈的冲突,不过最后还是以爱的陈述而收尾。“这场音乐会不仅仅是为了在精神上致敬贝多芬,也希望给经历疫情的每个人带来希望。”
携手好友,探索小提琴演奏的更多可能
黄蒙拉注重创新与传承,致力于探索小提琴演奏的更多可能。自2017年起,他在国内尝试用弦乐四重奏代替传统交响乐团来合作小提琴协奏曲的形式,希望运用交响化的思维演绎室内乐作品。12月24日即将上演的“我们/黄蒙拉和朋友们”冬季音乐会,同样注重形式的新颖性:两部贝多芬的作品都将以小提琴独奏与弦乐协奏搭配的改编版亮相。其中,“克鲁采”的弦乐合奏版更是中国首演,突出了黄蒙拉和他好友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
这场冬季音乐会的阵容包括了黄蒙拉的十位音乐界好友:一提:张松洁、邓肯;二提:孙萍、张洋;中提:魏震、陈力;大提:吴敏喆、陈卫平、李迈;低音提琴:沈云轩。“他们都是从上海崭露头角的青年文艺家,有的是音乐学院的教师,有的在不同乐团担任首席。把我的朋友们凑在一起很难得,不过和他们一起亮相上海舞台,就是最美好的经历。作为一个在上海长大的孩子,我有很多感情寄托在这里,也希望用表演为城市文化做一些贡献。”黄蒙拉说。
从经典中汲取养分,并运用符合时代审美的表现形式,让古典音乐的魅力被更多人所感知,也是黄蒙拉所追求的。在他看来,科技可以让艺术有触角延伸至更多地方。据悉,东方明珠旗下百视通将在全平台全程直播这场音乐会,乐迷也可在之后前往OTT大屏VR专区点播观看,感受贝多芬音乐的力量。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