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争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旧改,换挡加速,多少市民受益?
老城厢的风貌和故事,留得住吗?
腾笼换鸟后的董家渡,在外滩金融集聚带打造新亮点?
世博浦西园区即将热闹起来?
目标:“购物天堂”,南京路、淮海路、新天地等商圈,如何差异化?
10分钟生活圈,构建什么样的品质生活?
黄浦未来五年,您有什么期待?
一起对话黄浦区委书记 杲云
外滩、金融集聚带,老城厢有N种可能?
紧靠老城厢的董家渡曾是上海的航运中心,国内外商船都以此为码头。1715年,航运业主们自发集资建造的商船会馆落成,在此进行行情预判、航运合作。董家渡地区历经旧改征收后,海通证券、上海银行、国海证券等金融企业纷纷签约入驻。商船会馆身后,正是崛起中的。商船会馆身后,正是崛起中的。黄浦区提出“一带引领、双核驱动、三区联动”的规划布局:
“一带”——外滩金融集聚带
“双核”——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地区、淮海中路-新天地地区
“三区”——老城厢区域、打浦桥-思南路街区、世博浦西园区
外滩金融集聚带更多体现的是金融,希望将来能够更多地有金融科技集聚。与董家渡所在的南外滩地区相连的,是25万平方米的世博浦西园区。作为上海市中心现存空间最大地块,未来除了商办,这里还会囊括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项目设施。
新空间、战略机遇,旧改提速城市更新,风貌功能如何相得益彰?
“十四五”期间,黄浦区继续把旧改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推进,换挡加速,基本解决成片的二级以下旧里,加快更新老旧小区。
“十四五”是黄浦区最大的发展机会。旧改腾出的空间可用于配置全球资源、引入高端产业。另一方面,如何保护城厢建筑、街巷肌理,重现外貌、功能再造,需要深度规划研究。
豫园街道四新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张小平:我们居委会也是历史保护建筑,我们要爱惜它,希望修旧如旧,体现出老城厢特色。
黄浦区第一征收事务所毕业生代表 张梦霞:征收工作全部结束后,我想从事“留”和“改”的工作。
五星体育电视首席编辑周力:能否设立黄浦市民生活记忆展示馆,重现消失的太平桥、八仙桥……
根据各街区的历史风貌,未来在黄浦将有更丰富、更有魅力的城市更新方案。城市未来发展比拼的是文化软实力,黄浦每块地块都可以把文化做出来。
一站就够了,“海派客厅”,也是“购物天堂”吗?
黄浦区委书记 杲云:我结婚的时候,婚纱照是在王开拍的,西服是到培罗蒙做的,酒席是在大鸿运办的……当时觉得在黄浦消费是很体面的。
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代表 丁晓芸:百年建筑与百年爵士特别契合,在黄浦工作特别幸福。
上海海派新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姚企华:有了“演艺大世界”,还想有“饕餮老城厢”“阅夜阅有趣”。
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胡章明:学习“四史”知识,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有没有更多打卡地?
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地区:重点贯通延伸好南京路两侧支马路,比如福州路将打造成文化特色街区,北京路计划打造成科技创新区域,苏州河区域将打造文化创意时尚产业。
老城厢地区:重点打造以骑楼风貌为特色的金陵路,征收动迁后进行整体改造,在老城厢这种“小尺度街区”中,除了有居住功能,未来还将有文创、旅游、商业功能,引入高端服务业,并进一步凸显豫园特色。
淮海中路-新天地地区:着力打造世界级高端商业商务街区。利用“新天地”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展为“大新天地”地区,东进穿过西藏南路,带动中房南阳及扩大地块保护利用;西边与衡复风貌保护区融合,南扩带动建国东路两侧区域建设,与金陵东路海派活力新走廊形成联动。
红色线路、寻根之旅:黄浦作为党的诞生地所在区,正积极挖掘老渔阳里、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上海区委党校等红色历史遗迹,讲好红色故事,串联红色线路,编排红色剧目,让全国各地人民进一步了解建党百年历程。
10分钟高品质生活圈,寸土寸金,如何为市民需求“让”出空间?
生活服务:黄浦努力在上海最先做到生活半径最短,提出打造10分钟生活圈,在1公里内把市民必需的生活需求都解决好,让生活品质有质的变化。
养老:黄浦60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超过40%,“十四五”末将接近43%。为此,黄浦区——
在机构养老方面,正加快建设公办养老机构,预计2022年能提供近1万张床位,托底失能失智和半失能半失智老人养老问题;
在社区养老方面,进一步织密织牢为老综合服务体系的覆盖网格,进一步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更多护理床位、老人日间活动室、日间照料室;
在居家养老方面,试点适老化改造,企业让利+政府补贴,让老人更愿意居家养老。
教育:构建高位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在做到公平均衡的基础上,要做“优质+特色”,办好每个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内涵建设,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高位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在做到公平均衡的基础上,要做“优质+特色”,办好每个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内涵建设,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医疗:全面提升健康服务能级,大幅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软硬件水平,使之成为市民看病首选,找到信任的好医生;加快建设公立医疗、公共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和市民健康大数据中心,建立在线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中医特色项目品牌;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加速落地,打通基础研究到临床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健康服务能级,大幅度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软硬件水平,使之成为市民看病首选,找到信任的好医生;加快建设公立医疗、公共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和市民健康大数据中心,建立在线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中医特色项目品牌;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加速落地,打通基础研究到临床的最后一公里。
文体服务: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办精办好各项黄浦文化品牌活动、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在南外滩地区,每个街区做一个街心花园,尽量增加运动空间;在苏州河岸边打造更多的运动步道、“口袋”公园、“口袋”运动设施;不断适应市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努力将黄浦建设成为现代公共服务的最佳体验区。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