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刷屏的上海05后少年盛晓涵,因为救人义举不仅赢得了很多人的点赞,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热议: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里,叛逆、娇惯、没有责任心似乎是贴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标签,可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直言不讳:“这名05后少年的善举,刷新了人们对这代新人的认识与理解。他们身上展现的宝贵品质,其实也是每一代人所追求的真善美。从这点来看,这代年轻人远远被低估了。”
也有专家表示,好孩子的培育离不开环境的滋养。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叠加,让这个少年敢于也勇于伸出援手。社会对正能量的弘扬,让每一个身处上海这座有温度的城市的人,更认同凡人微光的价值,更愿意主动“拾柴添火”。
05后暖男,从小这样炼成
不少人惊叹盛晓涵的勇敢和智慧,但很多熟悉他的人对此毫不意外。从幼儿园到高中,盛晓涵一直乐于助人,给身边人带来很多感动和温暖。那么,这位05后暖男是怎样炼成的?
他上幼儿园时的班主任吴轶回忆说:“晓涵从小在班级里就会主动照顾小伙伴们,老师碰到难题时,他也会主动出手帮忙。有一次,我带班时因为嗓子不舒服一直在咳嗽,晓涵还让全班孩子安静,让我休息一下去喝杯水。当时我就被他的细心和爱心感动了。”
进入格致中学后,盛晓涵的同学张芳宁在开学第一天就对他印象深刻:“晓涵一直以来都热心开朗,他好像什么都知道,对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且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上课前,他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教具、调试投影仪,每逢班级策划活动时,他都会贡献出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并第一个报名。”同班同学胡智翔说。
有人担心,在路边救人,遇到“碰瓷”或救不回来怎么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盛晓涵表示:“事发后,我也和爸爸妈妈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们一致以为,在能够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遇到别人发生危险或需要帮助,就应该挺身而出。”可见,盛晓涵的胸襟并非一朝一夕养成,而是来自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在周宏看来,作为教育者,就要唤醒和保护好年轻人心中的美好,在校园这座象牙塔里为年轻人打好做人的底子,让他们能够怀着“改变社会”的信心和勇气走上社会。这样,即使将来遇到挫折,他们也具备了强大的免疫力。
温暖的育人环境,让更多年轻人出彩
“看见有人倒在路边,如果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担心被讹,这个社会就输了。如果走过去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要去帮他,不管最后有没有起到效果,那么这个社会都赢了。”盛晓涵的这几句“心里话”,让闵行中学校长、上海市德育研究协会副会长何美龙印象格外深刻。“新时代的教育,就要培育出更多像盛晓涵这样具有大爱情怀的年轻人。”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何美龙透露了一段如出一辙的少年善举。“去年高考前两天,我们学校有位叫戴干的高三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在车站突然昏倒,戴干马上上前搀扶住老人,对其进行简单救护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直到救护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才默默离开。当时,戴干也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直到20多天后,老人的家属才通过一张现场照片几经周折找到了学校,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
在何美龙看来,这些05后少年们的成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因为有了不惟“育分”更重“育人”的肥沃土壤,才让他们有了更多出彩的舞台。
近年来,上海以推进中考和高考改革为契机,构建初中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安全实训等内容,都被纳入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学生们有了更多机会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这个生动的大课堂之中。
再回过头看盛晓涵,他不仅有一腔热血,更可贵的是,事后他还清晰地表达了“希望作为中学生这个群体被更多人记住”。“这样的理性思考也证明了,这次善举是他长久以来所形成的观念下的自然行动。”对此周宏表示,有时,年轻人的思考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深刻、更成熟,而这反映在了他们的行为中。
周宏曾在过马路时留心观察发现,闯红灯的行人里,中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更多。“这代00后的规则意识、乐于助人的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其实比不少成年人更强烈。”他表示,“年轻群体的自信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因为赞美和肯定取代了嘲讽和质疑,让更多的年轻人勇敢地站出来”。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东勃表示:“00后的成长环境比前几代人更优越,他们对时代和社会向上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也更强烈。环境给予的成长养料让这样的英雄少年越来越多,身处上海这座越来越温暖的城市,他们将是大有可为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