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今日(12月19日)通报: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经定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专家组评估,认为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标准,于今日出院。截止到当天,上海累计境外输入型出院病例破千。
10例确诊病例中,2例为外籍,8例为中国籍,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0岁。病情均属于轻型或普通型,在院期间给予抗感染、中药、加强营养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措施,现治愈康复出院。
“住院10天,痊愈出院,非常感谢这里的白衣天使,感谢医务人员。”上午10点,阳光正好,一位21岁的留学生出院患者走出市公卫中心隔离病房,看起来心情不错。
据悉,这位留学生刚下飞机便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起初有些担心,但真的来到医院开始接受治疗后,我的恐惧慢慢消散了。”他回忆整个治疗过程,直言医护人员十分周到,不仅治身还治心。
谈及市公卫中心的医护人员,患者们更是纷纷竖起大拇指。
今天另一名出院患者是务工人员,下飞机时,他向安检人员表示,“自己曾在不久前发过烧。”这个细节很快引起了安检人员的注意,立即将他转运至隔离点。果不其然,在隔离点,他再度发烧伴有轻微咳嗽,12月1日被确诊,转入市公卫中心接受治疗。
谈及医护人员,他连说了两个“Nice”。刚入院时,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但医护很快发现了他的“心事”,持续进行心理按摩,与他讲解对新冠病毒的诊疗原理和方法。渐渐的,他开始“心大”起来,笑称,尽管有左右“呼”法,但每天依旧睡得安稳。
为做好医疗救治工任务,针对近期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的病情特点,市公卫中心不断调整治疗措施,加强人性化服务,从心理健康、语言翻译、饮食管理、批量救治等方面提高救治水平。
“中青年患者身体素质好,不过面对任何轻症患者,都不能放松警惕。”市公卫中心医务部主任沈银忠介绍,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后更易发展成重症,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炎症因子、影像学等各项身体指标,做到早期发现、提前预警。
针对境外输入患者的新冠肺炎治疗,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已建立有效的临床救治方案和成熟的医疗救治管理体系。通过对前期临床诊治的总结,使用激素、维生素C、肝素、干扰素和胸腺肽即“四素一肽”的联合使用,有效阻断重症化进展。通过这一集束化治疗方案的运用,多名具有重症化危险因素的境外输入病例避免发展为重症。在“四素一肽”的基础上,通过高流量吸氧、俯卧位通气等技术的应用,避免了重症患者向危重症转变。
痊愈出院后,对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也将跟进,卫生健康部门将对患者开展必要的随访观察。
令人鼓舞的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等此前支援武汉抗疫的医疗队专家,已进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顺利实现上海本地专家和援鄂专家会师,进一步增强了临床救治实力。
从1月20日算起,到今天为止,市公卫中心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已近11个月。回首过往历程,沈银忠很是感慨,医护人员从最初的边治疗边探索最优诊疗方案,到对疾病认识逐渐加深、应对经验不断积累,如今面对患者时大家都更加从容和自信。“每次患者出院,我都要来送送他们,以前是因为能成功治愈一例不易,如今更希望传递一种信心:我们有技术有能力能打赢这场战疫!”
面对传染病高发的秋冬季,沈银忠也特别提醒广大市民,要注重疾病的预防控制。
“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用公筷等依旧是最有效的防控传染病的手段。”他也表示,市民不应将目光局限于新冠肺炎,秋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节,有需要的市民应尽早接种疫苗。“总的来说,预防疾病,采用科学手段,便不必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