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四天,电视剧《大江大河2》已在社交平台上翻腾起不小的浪花。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6亿;抖音的新剧话题播放量也突破了1亿。比流量更为可观的是口碑,它的最新网络评分高达9.3,不仅是近三年开分最高的国产剧,还领跑了几乎所有续集评分。
高热度之下,随处可见观众真情实感追剧的痕迹。微博上的剧迷自发同步创作,每天更新“老马和小宋的关系变迁史”;抖音话题的下拉菜单里,相当数量的剪辑短视频出自“自来水”;剧集刚刚更新到第八集,豆瓣的小组专题讨论已汇聚了近5000条帖子,不少都是回复众多的“高楼”。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这部上海出品的正剧何以从首播的东方卫视荧屏一路火到各社交网络?网友追剧、析剧的热乎劲头里,究竟哪些是他们最认可并珍惜的?
有些高赞的评论可见一斑。“这是我们全家一起追的剧”“特别喜欢衔接两部之间宋运辉的那番独白‘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当《大江大河2》里的岁月画卷焐热父兄一辈的眼角、冲撞年轻人的心,大家热切追剧,其实是在带着温度的真实记忆里,共赴一场理想主义之约。
热气腾腾的时代与生活,消弭了所谓的受众年龄壁垒
链接第一部的时间线,新剧从1988年开篇。两组镜头语言,带观众回到不那么久远的30多年前的中国。
跟随宋运辉的视角,一个推镜,介绍了东海化工项目组的办公室。视线所及,它是即将开启的新职场,亦是一个火热昂扬的时代,也潜藏着一个国企改革的突围开端。
那个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貌?我们国家在内外部又分别经历着怎样的局面?新剧依然用视听语言来表述。跟着雷东宝新换的摩托车去小雷家村看看,大家感慨的物价疯涨、抢购风潮背后,时间履带清晰地刻着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的“价格闯关”。短促得近乎细琐的描绘,绝不是电视剧的闲笔,它们承担着“画外音”的功能,彼时,中国已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再听听宋运辉与老同学谈论的设备引进难题,言语间则带出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对的复杂国际环境。
时代的框架之下,每个具象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大江大河2》借永恒的生活来触发共情。小雷家办的铜厂爆炸了,韦春红拿出做手术的钱帮雷东宝渡难关,结婚是“假”,情义却真。可无论戏里戏外,谁都惦念同样善良美好的宋运萍。戏里,临近过年,雷东宝带着粮油补品兴冲冲赶去宋家,却在门口踟蹰许久不敢进去。看见二老从自己身后走过,他到底没能鼓起勇气开口,留下年货悄然离开。那一刻,戏外的观众无不唏嘘,人生里的左右为难,人同此心。
记忆作引,情感穿线,难怪《大江大河2》能消弭所谓的受众年龄壁垒。热气腾腾的时代与生活,于父兄一辈,那是亲身走过的春夏秋冬。而对于年轻人,写实的细节将人带到时代的轨道边,列车穿行而过,有风吹到脸上或卷起衣角。
跳出了利益纠葛的博弈,照见内心与理想的对话
主演王凯这样概括前作与第二部的区别:“如果说第一部的宋运辉从农村起步,上了大学、掌握技术,这是一条奋进的上坡路;那么第二部里,他的理想初心不变,但在时代变幻的浪潮中,他也跌宕沉浮,甚至有着断崖式的下跌。”简单说,《大江大河2》将更多笔墨放在了奋斗中的“难”。
宋运辉的难,在前几集里,是新项目启动遇到的重重阻力。国家要压缩国有企业的建设规模,部里卡掉了六个报批项目中的四个,剩下两者中东海厂毫无胜算。好不容易带领新同事研究出最新方案,东海的项目依然没逃脱被否的命运。同事们一脸愁云惨雾,却也各有各的退路,唯他没有。终于越过阻碍找到“连马主任都见不到的”路司长,一番踌躇满志、自信满分的陈述,在对方提出产量问题时,泄了气。随后,“越级”汇报项目,疑似“被穿小鞋”,眼看着开疆拓土在即却被马保平“摘了桃子”……
看起来,一连串难,似乎逼着曾经的赤诚少年,褪去身上的书生意气、天生倔强。可接下来的剧情揭开谜底,不是什么个人的利益纠葛,只是一种眼光与另一种的不同,是时代曾经留下的思辨:革新与守旧、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还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企业”,谁都没有标准答案。而整个社会人心热切、思潮百态,那一代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制片人侯鸿亮所言,第二部想呈现的矛盾在于是否要改革开放,“南巡讲话前,我们的经济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是浪潮中的人在推动时代前进”。
昨晚的剧情,路司长与宋运辉在小饭馆的折叠桌上敞开了心扉。路小第读懂宋运辉的决心,那是舍掉副厂长的职务也要换东海项目上马的破釜沉舟;小辉则看见了路司长的思虑,是个技术创新与大局观的权衡过程。两个都懂技术、都有理想的人,其实都没装着个人得失,只是在往同一目标泅渡时各有各的立场。
斜阳洒进小饭馆,两个骄傲的人就着小支可乐“干杯”。那是闯过大江大河时代的回响,也是理想主义在今天的清朗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