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阅读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长三角地区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今天(24日)举行,“通过公共空间的构建倡导全民阅读,共享美好生活”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研讨会现场,学者认为无论是上海,还是更大范围的长三角,当前全民阅读的服务网越织越密,公共文化服务“可抵达、能触及”。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张鲁宁分享的案例中,南京老建筑化身“不关灯的书房”,24小时对市民免费开放;“不纸”书屋不止于书店,更成为文化“会客厅”。触角更是向基层延伸,一个街道在辖区13个社区设立“姚坊门书房”,百姓“阅有所处”“阅有所得”成为了可能。
无独有偶,在上海,脱胎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的居委图书室:徐汇“灯塔书房”集是实体图书馆服务的延续,智慧化的自助服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将城市的末梢神经点亮。静安阅读的氛围是动态弥漫的。两辆流动图书车构建出一个流动的公共阅读空间:“蓝色书巴”与“读者1号”流动图书车穿梭于商圈、园区,提供借阅、办证等服务。
“读者在哪里,我们的阅读资源就送到哪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家成表示,阅读正从个人走向家庭,这是学习型社会细胞层面的建设,这些物理空间的打造终将影响城市的精神文明。
专家也认为,公共阅读空间向线上渠道发散是必然的趋势。据统计,“十三五”末,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9.3%,较之于“十三五”初期上升15.3个百分点。
静安区学促办专职干部胡加嗣介绍,线上的布局逐渐成熟——“静安学习网”上线各类学习资源包括课程、视频、图书等近4万个,开展网上读书活动5次、线下学习活动107次;“E读静安”小程序,内含上万册的电子书籍及视听课程;15个“阅读公共平台”布置网络及电子借阅系统,每台借阅机内置3000种最近三年的独家版权畅销书籍,每月远程自动更新150种最新图书。
而在长宁,一朵“文化云”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不仅有文化工作者以“艺”抗疫的身影,更是利用互联网云技术,把百姓喜欢的“文化佳肴”安全直送到家,举办各类线上活动300余场,服务群众182万人次。
在与会专家看来,被打通的除了虚拟实体的物理边界,知识的边界也逐渐打通,“多方协同、共建共享”。普通市民也能够成为知识的分享者、传播者。“人生精彩五十始”,市民程海芗退休后发挥余热,现在的她不仅是上海朗诵家协会会员,还多了个新“角色”——华师大老年大学语言艺术班的老师,人人可为的开放平台为她提供了挖掘自身潜力的无限种可能。
胡加嗣介绍,在社区学校,越来越多退休职工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成了“行家”,从而被聘为社区学校的兼职教师,继续传递知识技能。
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开放大学科研处处长杨晨认为,学习型城区的建设,除了氛围的营造和兴趣的培养,更是服务人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强盛,最终目的是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