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全部脱贫摘帽。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一群年轻人将青春镌刻其中。
今天下午,上海书城市民文化客厅主题文化活动“一个都不能少——青春之名,扶贫之行”现场,4名年轻扶贫干部讲述第一线的所见、所想、所作、所为。
其中,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干部、清华学子李茂林,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香卜路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他曾主动请缨、携笔从戎,带着“不脱贫、不走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为当地引进750万余元的帮扶资金。谈及驻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笑称自己“发际线后移了”。
“上海是立在潮头的城市,有很多创新,但贫困地区如渭源县就是一个农业县,当地主要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很难做出创业的创举。我所在的帮扶队和村干部里,大专以上学历只有一人,其他的小学初中为主。李茂林感慨:”我们为什么脱贫攻坚,不是老百姓懒不想发展,而是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地人有俗语,雨天走路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百姓住的多是砖房,还有泥巴房子,医疗和教育资源都很有限……”
在他看来,脱贫攻坚工作,不是做慈善,“脱贫和慈善是两码事,我们叫开发式扶贫,帮村民发展,有一套自己的机制和体系把贫困的百姓识别出来。不是发钱就可以扶,我们是一户一策,有一些房子没有办法住,政府可以危房改造,没有资金可以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根据个性化需求和个人能力因村因人因户施策。”而他最大的目标就是——“在我离开的时候,村民们能说一句,小李是个干事的人,就是最高评价了。”
“以前大家对90后好像有一些标签化认识,觉得他们是很自我的,或是贪图享受,但其实90后年轻干部代表这个国家的未来。”今年28岁的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肖晗,任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第一书记,从不懂彝语、饱受质疑,到被村民夸奖、信任,带领全村脱贫,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他认为,走进扶贫一线的这群90后新秀,有学历有专业技能,成长于互联网时代,能在基层学习跟老百姓打交道,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在媒体人李闻莺看来,90后早已不是稚嫩骄气的代名词,他们肩上有了担子,家庭需要他们,时代也需要他们。“谁也不敢说他们是娇滴滴的,正因这些年轻人把金子留在乡野田间,他们经历的酸甜苦辣、挣扎思考、拼搏收获应有人帮他们记录,这也是我们做的事。”
四川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90后”驻村第一书记纪实》,正是以澎湃新闻“90后驻村第一书记”专题报道为基础,经重新打磨、升华,形成全稿。来自全国的35位90后驻村第一书记,讲述了各自扶贫道路上的彷徨与骄傲,牺牲与成就。他们当中,有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脱贫攻坚献出年轻生命;从小家境贫困、靠读书改变命运的王新,抱着“育于家乡、回馈家乡”念头回到彝族山寨,目的是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凉山……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少不了“上海力量”和“上海智慧”。来自上海的一对90后“夫妻档”援滇干部也作为特邀嘉宾来到现场——嘉定区安亭镇城管中队党支部委员顾诚,现任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扶贫办副主任;嘉定区安亭小学教师杨芸帆,现为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狮山镇香水小学教师。他们的初心很朴素,“农村也有广阔天地,我们力所能及地去做一点事,让自己的青春时光更值得回忆。”
据悉,“市民文化客厅”是上海新华传媒依托上海报业集团,全面响应“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市民文化活动,通过现场讲座、论坛,植入“互联网+”技术,实现视频云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全面传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图片: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