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中运量、新能源换电站、光伏全覆盖……热词热读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LMLPHP

试点氢能中运量、探索新能源换电站、标准厂房光伏全覆盖……临港新片区近期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旨在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能源服务要求,建设并夯实本地区布局优化、互补融合的综合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地区综合能源服务水平,实现新片区“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的能源供应保障。

《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范围为新片区产城融合区386平方公里,兼顾新片区873平方公里综合能源规划建设。计划实施年限为2020-2022年。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能源服务精细化”,夯实能源基础设施,构建“1+2+6+X”(即:1个综合智慧能源管控平台,2个主干能源网络,6个重点区域能源建设目标,X个能源细分领域)综合能源建设布局,打造“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综合能源体系,支撑新片区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

为实现“多元化供能”,《三年行动计划》将重点围绕电力、燃气和综合能源补给站,完善能源和交通领域主要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兼顾太阳能、风能、氢能等领域,构建多元、柔性、低碳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为达成“精细化服务”,将全面整合、协调、共享电力、燃气、政府、社会等多方数据资源,建成综合能源管控平台。

到2022年,围绕综合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方面,实现先行启动区发展较成熟地块供电可靠率99.999%以上,110(35)千伏变电站均满足双侧电源要求,站间联络率达90%,10千伏线路联络率、“N-1”通过率100%,电缆化率达95%,供电可靠率进一步提高;燃气方面,至少新增一路气源,加快次高压主干管建设,建成燃气综合保障基地,确保先行启动区燃气供应安全;综合能源补给站方面,建成6座现代化能源补给站,打造油气、油氢或油电合建示范项目;其他能源方面,开发条件较好的光伏和风电项目,启动氢能、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等新兴能源技术的示范项目建设。

到2025年,综合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基本完善,电力方面,新建2座220千伏变电站,形成基于30组110千伏三链接线和15组35千伏双侧电源接线的配网布局,供电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燃气方面,建成高标准布局次高压环网系统,融入全市坚强一张网体系,并构建高效协同的智慧燃气系统;综合能源补给站方面,再建8座新型能源补给站,进一步推进多位一体的绿色能源站点布局;其他能源方面,基本完成光伏和风电项目布局,协同推进氢能、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等新兴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运行。

到2035年,形成“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综合能源总体架构。在能源供应体系中,电力方面,打造输电网坚强稳定、配电网灵活可靠,全电压等级供电容量充裕的世界一流城市电网;燃气方面,形成“一环网、三压力等级、六气源站”的天然气管道输配系统,完成“1主+3辅”应急服务站点空间合理布局,形成快速应急响应体系;综合能源补给站方面,建设以成品油为主,天然气、氢能、电能等绿色能源为辅,兼具汽车保养与维修、购物、休息等增值服务的综合交通能源服务体,站点密度达到12座/百平方公里;其他能源方面,完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开发利用,氢能、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等新兴能源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

氢能中运量、新能源换电站、光伏全覆盖……热词热读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LMLPHP

【多位一体综合能源补给站】

“布局更优化 落地更高效”结合新片区产业发展要求和开发进度,对公路交通用能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进行综合能源补给站优化布局。持续跟踪LNG、氢能等绿色能源推广进程,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概念功能区域规划、大型社区规划等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综合能源补给站密度进行优化调整。重点整改与迁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与道路线形冲突、与既有控规不符的单一加油功能站点,加快新建综合能源补给站点,逐步解决能源种类单一、能源储量不足、网络分布不均等系列问题。到2022年,重点完成临港主城区申港加油站迁建工作,确保环湖西三路以内无危险化学品经营场所;完成先行启动区、泥城社区和滴水湖西侧片区范围内6座综合能源补给站建设。

“能源补给 更多元”推广建设一批兼具LNG、氢能、快速换电等功能的综合站点,试点绿色能源供应模式。2020年重点完成平宵路油氢合建站建设并投入运营。到2022年,开展快速换电试点工作,建设1座带有快速换电功能的综合能源补给站。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面积超过2400平方米的新建综合能源补给站均设置2-3个充电桩。新建办公场所、独立用地公共停车场、商业、公建等配套停车场充电泊位应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配建到位,住宅小区充电泊位按照总停车位的100%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公交停保站设置宽电压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满足新能源出租车及公交车的错峰充电需求。“客户服务 更智慧”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支付、客户管理、智能管控等信息化方式,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共建智慧能源站生态圈,打造连接消费者的综合服务中心,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到2022年,将人脸识别、无卡支付、车牌识别等先进技术在新建站点全面推广,“一键加油”在新片区综合能源补给站覆盖率达100%,全部站点实现与政府安全、环保主管部门信息监控系统联网。

氢能中运量、新能源换电站、光伏全覆盖……热词热读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LMLPHP

【合理优化风光资源能源化】

“光伏建设 多场景+多模式”针对“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场景,到2022年,利用新片区产业聚集所形成的屋顶资源密集和用电负荷稳定优势,将临港装备产业区作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型分布式光伏先行重点区域,实现新建标准厂房光伏屋顶全覆盖,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60MW以上。其中,2020年,计划建设上飞飞机、特斯拉一期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0个,总建设容量超20MW。针对“全额上网”场景,到2022年,利用物流仓储类厂房屋顶资源密集优势,将洋山自贸区作为全额上网型分布式光伏先行重点区域,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40MW以上。针对“户用光伏”场景,到2022年,将临港地区“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等一批保障性住房作为户用分布式光伏先行重点区域,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3MW以上。“风电建设 强化海域+优化陆域”强化海域风电建设,启动部分区域海上风电前期工作和竞争配置。结合风貌保护、生态绿地建设等可结合空间,有序推进临港森林、生态走廊等区域陆上风电建设。

氢能中运量、新能源换电站、光伏全覆盖……热词热读临港新片区综合能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LMLPHP

【示范试点探索氢能利用】“制-储-充”基础设施 渐进布局积极布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开展液氢储存和氢气充装以及加氢站等项目建设,逐步推进氢能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到2022年,完成5座油氢合建站的前期立项报批工作,建成投运平霄路油氢合建站,启动绿色制氢项目建设。“移动+固定”燃料电池 协同推进探索氢能交通与物流、氢能分布式供能、氢能楼宇等典型氢能应用场景,积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到2022年,建成氢燃料电池动力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T6线)示范运行,结合燃料电池物流车、燃料电池重卡以及燃料电池大巴(班车),形成燃料电池汽车综合运营平台;试点推进2个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

05-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