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特殊孩子”都拥有更美好的校园体验,静安区发布《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LMLPHP

▲启慧学校的学生参加融合慈善晚宴,与模特儿一起现场走秀。

阳阳是个自闭症患儿,四岁初入中华新路幼儿园时,他既没有主动语言,也缺少同伴交往,唯一的爱好就是独自玩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观察与评估,幼儿园对阳阳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融合教育。每周五次的运动融合、每周两次的游戏融合……在普通班级持续一年半的融合体验,让阳阳“性情大变”——他开始关注同伴,会和同伴主动打招呼,也积极尝试加入普通幼儿的游戏活动……

作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静安区完备的融合教育体系,让阳阳这样“有点特殊”的孩子,拥有了更美好的校园生活体验。1月5日,静安区发布了以“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为核心理念的《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权和特殊需求权,努力为每一个有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教育与服务。

把“差异”视作最珍贵的育人资源

当幼儿园里来了三四年级的“特殊孩子”,会出现怎样的“火花”?

“大哥哥,这颗爱心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中国福利会托儿所闵孝文小朋友用手比划出一个爱心,放在南阳学校苗苗班的慧慧同学手中;小羽和小朋友一起,给空白的团扇画上精美的图案;小楷坐在珠串架旁边,耐心地和小朋友一起把线穿到一粒粒珠子的孔里,大家在不同的活动区域尽情地体验跨年龄的别样融合……

南阳学校的苗苗班,多数学生属中重度智力障碍,自幼儿园起就在特殊班学习。由于智力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他们平时与普通孩子一起玩耍和学习的机会并不多。为了打破这种“隔断”,学校通过普特走读、反向融合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了各种和普通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与中国福利会托儿所的合作便缘起于此。

让每个“特殊孩子”都拥有更美好的校园体验,静安区发布《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LMLPHP

▲南阳学校每两周会组织苗苗班同学前往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开展融合活动。

近五年来,每两周南阳学校都会组织苗苗班的同学去一次中国福利会托儿所,与那里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参加各类活动。孩子们之间,也从最初的陌生,渐渐发展为共同学习与游戏的好伙伴。起初,苗苗班的孩子家长还担心孩子会被歧视,没想到孩子们回家大都嚷着“下下周还要去。”

在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方玥看来,孩子之间的差异恰恰是最珍贵的育人资源。所谓融合教育不仅要让特殊儿童在有意义的自然情境中发展社交能力、获得归属感,还要让普通儿童认识与了解身边的特殊同伴,促使普通儿童学会尊重、认可乃至欣赏彼此间的差异,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让每个“特殊孩子”都拥有更美好的校园体验,静安区发布《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LMLPHP

▲在由劳伦斯体育基金会主办的全球主题绘画比赛中,启慧学校学生侯烨的作品脱颖而出,被IWC选中并制作成为1500支限量版手表在全球发行。该绘画作品描绘了他梦想参加滑雪比赛并获奖的场景。

“特殊学生”的范围应有更大延伸

特殊学生的特殊,往往突出表现于某些领域。

从2019年起,静安区连续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调研,校方普遍表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今,“特殊学生”范围也在扩展,从原有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障碍儿童,延伸到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等。此外,也有学校提出,显示出强烈特殊教育需要的资优生也应被纳入“特殊学生”范围。

让每个“特殊孩子”都拥有更美好的校园体验,静安区发布《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LMLPHP

为此,静安区建立了贯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基础教育全学段的区域融合教育研究实践共同体,并组建了“认知与学习”“感知与运动”“语言与沟通”“情绪与行为”等四个领航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专业医疗机构的26名专家成为首批成员,为静安区融合教育的深度发展提供智库支持。

为确保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入学发现、信息上报、诊断评估、转衔安置和个别化支持都能规范及时、科学专业地实现,静安区通过精细布局,打造了融合教育多渠道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模式。“每所学校有融合教育工作小组,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相当于社区的‘全科医生’;区内有片区式资源中心,相当于‘专家门诊’;外聘的各相关领域专家,相当于‘集体会诊’,保证孩子们的差异化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并从中获得最直接的整体支持。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关爱与尊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说。

让每个“特殊孩子”都拥有更美好的校园体验,静安区发布《区域融合教育行动纲领》-LMLPHP

图片:受访学校提供

01-05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