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与市民群众生活和城市治理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将如何迭代?记者昨天获悉,“一网通办”今年将把重点放在拓展,将服务内容从政务领域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延伸,以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
事实上,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上海为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将统筹推进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特别是推动这三大领域转型互相协同、互为促进。从这个角度出发,“一网通办”未来的轨迹,代表上海融合经济、生活、治理等数字化转型势能与经验,不断开辟新服务场景的尝试。
随申码打破“次元壁”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是全市“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和运营机构,也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座”。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日前结合《意见》,介绍了“一网通办”的发展思路。
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一网通办”上线两年来,帮助上海政务服务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市民办事时从“找部门”转向“找政府”;二是政务服务从“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三是更主动拥抱人工智能(A I)、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掌上办事、掌上执法。
这三条转变,其实也正是《意见》在谈到“再造数字时代的社会运转流程”时所强调的目标。转变之所以提前实现,关键是因为市大数据中心具体推进了全市公共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和治理,通过公共数据的共享共治,带来决策和服务智能高效。实际上,在城市整体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这样的“数据红利”也为“一网通办”继续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过去两年,“一网通办”的发力点是能办、好办,那么2021年将成为“一网通办”的拓展年。朱宗尧表示,今年重点要放宽服务边界,围绕教育、出行、医疗等领域,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服务,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基于这个思路,过去一年,“一网通办”已涉足一些生活类场景。
比如,市民可以用随申办App取代实体社保卡,在本市各大公立医院看病开药。此外,亮出随申码,市民还能在上海乘坐公交、地铁、轮渡,或是在线调出身份证、驾照等。可以说,随申码正从此前的“防控利器”,向着市民“生活服务码”和数字名片转变。下一步,随申码将更多尝试打破治理数字化与生活数字化之间的“次元壁”,“一网通办”也会更好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用网购思维“武装”随申办
除将治理数字化经验向生活场景延伸,“一网通办”实际上一直在尝试从经济数字化领域汲取养分,完善政务服务。过去两年,“一网通办”一直在借鉴互联网经济的精髓,特别是学习用户思维、体验思维、运营思维。
网购很看重用户的一站式体验,“一网通办”也瞄准这个目标,不断丰富自己的“货架”。目前,随申办App能提供超过1500类政务服务,“供应商”来自50多家市级部门和16个区。
总体而言,这一整套让市民“零次跑办成事”的服务体系,收获了高度认可。统计显示,目前“一网通办”在线办的比例已达56.9%,也就是说,在上海,“网购”已在去年历史性地成为市民、企业申办政务服务的主流渠道。
向互联网企业取经的思路,在随申办App改版更新中也有鲜明体现。目前,它拥有日活用户300万、月活用户1300万,已是典型的互联网产品。
不同“鸿沟”立不同规矩
数字化转型需要不断审视发展背后的规范,完善数字规则和制度保障。规则一方面是刚性的,定义了有些鸿沟不可逾越;另一方面,它也是有温度的,提示人们有些鸿沟需要弥合。“一网通办”的升级演进也一直秉持规则意识。
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是网络用户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朱宗尧强调,信息安全是红线和高压线,“一网通办”不断加强制度、管理、技术三道“防火墙”建设,特别是对于用户相关数据,确立了三条基本原则,即坚持按职能权限调取数据的“最小够用”原则,坚持必须获得法律或个人授权才能使用数据的“授权使用”原则,坚持公民敏感信息必须先脱敏后使用的“脱敏”原则,以此确保“一网通办”信息数据不会发生被盗、泄露等事件。
此外,基于自身的数据优势,“一网通办”也在不断考虑如何为消除数字鸿沟,让数字化转型惠及更多人群。据透露,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在办事时可能遭遇的痛点堵点,“一网通办”正在研发新的功能模块,包括为老年群体推出“长者办”,汇聚老人最常用的服务,并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助老”培训等。
作者: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