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申城开启“速冻模式”,阳光虽好,寒风正劲。下午2点刚过,家住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建德国际公寓的刘丽华“全副武装”地出门了——她要为社区内老人前往1公里外的时代花园家庭医生工作站取药。
刘丽华来到小区门口保安室,靠近窗户的桌上摆着一个标有“义务取药药箱”的透明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躺着一张药品单,“估计天太冷没什么人去看病,但即使只有一单,也要去取。”她攒紧这张药品单,快步走出自家小区。
66岁的刘丽华步速不慢,中途过马路时也没耽搁,饶是如此,走到时代花园小区也花了整整10分钟。她敲了敲家庭医生工作站的门,护士接过药品单,转身把已经分装好的一袋药递给她,她便急匆匆返程了。
回到自家小区,她将药品放进“义务取药药箱”,“任务”就此完成。路上走得急,呼气重加上极度寒冷,停下来后她才感觉鼻尖和嘴巴有些凉意,冷热交融竟让口罩上沁出了水珠。“说明今天是太冷了,让八九十岁的老人自己跑出门取药肯定不行!”
负责义务取药的邻里关爱队队长杨芝娥此时也来查看药箱,“昨天有两个人没领走药,再不来拿,就要提醒居委联系他们了。老年人记性不好,要多替他们着想。”
建德国际公寓住着678户人家,老龄化程度高,平时慢性病就诊或遇上感冒咳嗽,居民就会去家庭医生工作站。但该工作站并不存储药品,居民上午就诊后,医生在网上开具药方,当天中午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将药品配送到工作站,居民们下午得再跑一趟去取药。两个小区相距较远,且中间还有条马路,老年人往返奔波很不方便。居民们自发组建了一支“邻里关爱队”,在门诊日当天下午由一名当班志愿者前去集中取药。取来后放在保安室。近年来,志愿者已发展到了10人,最年轻的50多岁,最年长的70岁。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多冷多热,只要药箱里有药品单,我们都坚持取药送药。”杨芝娥这样说。
图片:叶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