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品的是上海街景风情的丰富味道-LMLPHP

“因为咖啡”店面选在一面临河的小街上,紧靠居民区,让咖啡香浸润日常生活。 

编者按: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团队日前公布《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上海的咖啡馆和茶馆总数排名第一。

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店,在凛冽冬日递上暖心爱意;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吸引近10万拥趸;咖啡馆甚至被搬到“外滩大会”主论坛上,金融界大咖们喝着卢旺达咖啡,畅谈全球贸易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在小小一杯咖啡中,可以品出申城“手作人”的创意和匠心,感受城市的温度与暖意,搭准全球贸易以及数字经济的脉动。

有人说,一座国际化城市的商业、文化、消费概况,看咖啡馆数量就能略知一二。2020年下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种咖啡馆在上海街头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亦是经济强劲复苏的信号。如今在大众点评网搜索上海地区的“咖啡”二字,出现了近万个结果。据统计,上海的咖啡馆和茶馆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一。去年秋天,上海地区第800家星巴克门店在智慧湾科创园开业,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集装箱门店……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咖啡消费市场的占比越来越高,年复合增长率达15%以上,其中上海的市场销量约占50%。“渗透在上海咖啡产业各个环节的创新元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日益形成一个完整的咖啡文化生态圈。”在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主办方负责人陈败眼中,具有咖啡文化基因、拥有优越营商环境、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上海,不仅是国际咖啡品牌抢占中国市场的“桥头堡”,也是本土品牌进军全球的发源地。

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消费预计将达1万亿元;未来十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到那时,在上海这座不断创造奇迹的国际化大都市,咖啡会是怎样一幅图景?一切皆有可能。

从“贝多芬咖啡”到董其昌“拉花”,咖啡文创催生更多元城市文化潮流

2020年适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艺术家们在岁末演出档纷纷上演纪念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大堂中的COFFEE CUBE,适时推出了哥斯达黎加贝多芬咖啡豆的手冲特饮——“舌尖上的贝多芬”,同时满足乐迷听觉与味蕾的双重享受。类似COFFEE CUBE这样开在剧场、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内的咖啡馆,也成了城市“慢生活”的注脚。

咖啡与文艺有着天然的默契,巴黎左岸的咖啡馆便是“文艺社交”场所,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上海也有类似基因:19世纪便拥有了咖啡馆,1935年德胜咖啡行在静安寺路创立,1958年上海牌铁罐咖啡诞生——上世纪60年代,几乎全国各地的咖啡都来自这里。历久弥香的咖啡和城市记忆融于一体,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今,作为“舶来品”的咖啡早已融入东方城市的肌理,与时尚文化、艺术设计结合,拥抱着各种可能性。在徐家汇美罗城,此前已营业18年的星巴克在去年4月焕发新姿。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用“白科技”给连锁咖啡店增添了一抹亮色。“好的空间,好的文化地标,正是上海开放的标志。”同济大学教授周洪涛认为,当商业遇到创意文化,最普通的场地都能被激活。

相比GDP数据,都市咖啡文化更像是一种带着“烟火气”的指标。调查显示,如果城市经济繁荣、职场氛围浓厚、服务业发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咖啡馆需求量便会激增。在“第三空间”的构建过程中,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受到城市精神气质的影响,往往会缔造出独有的咖啡文化。譬如仅看咖啡单品的丰富度,就能体现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度——全世界流行咖啡的玩法汇聚上海,再结合本地茶元素和奶元素,不断碰撞交融、推陈出新。得益于进博会赋能,上海进口咖啡豆的来源地日趋多元化,为独立咖啡馆“一店一格、百店百味”打下坚实基础。

更何况在上海这座“灵感之城”,哪怕是一杯饮品都能拓展“文化+”的创意思路。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时,观众除了观展赏画,还能喝一杯根据董其昌画风拉花的“山水”咖啡,品一碟“玄赏”米糕;“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期间,上博又推出了“黑石号”拼配咖啡,在细腻的奶泡上呈现展览的专属拉花,咖啡混搭艺术,催生更多元城市文化潮流,变化出无穷可能。

从衡复街区到陆家嘴金融城,城市温度在一杯杯爱心咖啡中持续传导

在“熊爪”咖啡店出现前,不足200米的永康路东段,集结了20余家饮品店,是上海“网红咖啡”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毗邻的南昌路则聚集了30余家咖啡馆,平均每50米就有一处能喝到咖啡的地方。这里鲜少见到连锁咖啡店,每一家咖啡馆都有独特调性。据悉,一个街区性的“咖啡联盟”正在孵化编织中,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将把剧目片段演出、剧场衍生品、线下购票等服务带到咖啡馆,做强“咖啡+文化”的品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上海中心和科学会堂则着力营造“咖啡+科学”的独特氛围……这批保留了最地道“上海腔调”的文化地标、人文街区,在咖啡的穿针引线下,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聚合效应。

如果说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咖啡暖手暖心,那么陆家嘴金融城的咖啡一定达到了滚烫“沸点”。去年10月,在陆家嘴中心绿地的草坪上,国际咖啡文化节聚拢了162家咖啡及美食生活品牌,与咖啡爱好者一起探讨生活美学。在氤氲的咖啡香气中,机器人咖啡、公路咖啡车等潮流玩法,与复古派对、博物馆集市、草坪音乐会等艺术形态共同打造出多元的城市咖啡文化嘉年华。

陆家嘴金融城区域内共有285幢商办楼宇,一栋楼就是一个“垂直社区”,聚集了超过50万白领员工,公共活动空间相对匮乏。“创办咖啡文化节最初的构想,是希望打破楼宇和楼层的‘壁垒’,用咖啡香暖化这片钢筋水泥森林。”陈败介绍,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2016年从南滨江起步,2017年起移师陆家嘴中心绿地,经过几年的品牌建设与打造,参展品牌数量及游览人数每年成倍增长,吸引众多业界大咖现场助力,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咖啡领域标志性的文化活动。

事实上,几乎所有国际咖啡品牌进入中国的首选地都是上海,近年来落地申城的“首店”“首秀”更是源源不断。20多年前进驻上海的星巴克已开设了800家门店,“日本最美咖啡馆”%Arabica、美国“实力派”Peet's、加拿大“国民咖啡” Tim Hortons纷纷抢滩上海。与此同时,Manner、Seesaw、Mellower等本土品牌也从上海出发,进军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摄影:袁婧

来源:文汇

01-09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