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9年起,徐悲鸿、林风眠、潘玉良、颜文樑、吴大羽、常玉、陈抱一、关紫兰等一大批艺术家先后赴法国、日本等地留学学习绘画,都是从上海黄浦江畔的几个码头出发,踏上轮船。他们学成归国后,很多人又纷纷回到上海,将绘画的崭新面貌传播到全国各地,书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璀璨篇章。
近百年后,在艺术先驱们当年出发的公平路码头附近的建投书局,日前举办的“历史与现实——2020上海油画雕塑高峰论坛”上,美术界人士指出,上海要做好文化码头、更要做好文化源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挖掘梳理上海丰厚的美术资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理论家李超坦言:“激活、整合上海已有的美术资源,不仅将赋能当下的创作,更能将其转化为文化影响力,由此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上海丰厚的美术资源,应成海派艺术文脉的有力支撑
上海有着极其丰厚的近现代美术资源。然而在学界看来,它们中的很多要么久遭忽略,要么分布零散,亟待串成线、连成面,作为一个坚实的整体支撑起海派艺术文脉。
▲刘海粟《外滩风景》布面油画
“了解一座世界名城的历史,依靠老照片远远不够,实际上曾有大量艺术家为城市记忆留下视觉图像,有的甚至是世界级作品。”李超指出。他举例道,有这样两类美术作品就颇值得系统梳理:一类是描绘外滩公共艺术群、石库门艺术群等在世界版图上独一无二建筑的美术作品;一类是大量生活在上海的近现代艺术名家聚焦上海的美术作品——95%以上的中国一线近现代艺术名家都有过生活在上海的经历,比如艺术家庞薰琹,他在上海先后有过好几个居所,从霞飞路附近到长乐路,伴随着他的迁徙,其周遭居住环境风情也在他的画笔下尽现。
此外,还有很多看似零散的美术资源对于理解上海美术、上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学者看来,土山湾画馆、《点石斋画报》等都是其中重要的“支点”。1864年开办于上海徐家汇的土山湾画馆,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这里走出了一批上海洋画运动的早期拓荒者,不仅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中西文化的交流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点石斋画报》则是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创刊于1884年,为民间喜闻乐见。它的出现推动石印技术的普及,并带动印刷行业的革新,而正是印刷业、传播业的发展,又进而改变了中国的文化传播格局,改变了大众生活形态,也令上海成为中国印刷业、传播业龙头之地。
章永浩塑《陈毅市长像》时的工作照
有专家还提到,上海同时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发祥地,海派城市雕塑作为海派文化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重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市美术馆协会会长朱刚谈到,早在上海开埠初期,外滩现在的中山东一路附近一公里的地方,就有不少外国人建的纪念碑雕塑以及人像雕塑。到了19世纪末,上海本土的雕塑家也开始塑造起中国人的雕塑形象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申城更是涌现出一批革命英雄、文化名人等雕像,如淮海中路、复兴路街心花园的聂耳雕像、复兴公园里的马克思恩格斯雕像。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原主任、外滩陈毅雕像作者章永浩指出:“上海之所以被认为是现代雕塑的发源地,其依据就是,在上海,雕塑首先开始表现生活、表现世界、表现人文,为日后我国现代雕塑的蓬勃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美术资源的当代转化,悄然提升着城市文化竞争力
发掘、梳理、研究上海丰厚的近现代美术资源,对于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学者直言,随着上海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需要形成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艺术创作力。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者来说,既往的美术资源都将成为可供汲取的灵感源泉、生长土壤。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说到,创作上的出新或许需要形成“米”字格的状态,把古代的、现代的、西方的、东方的互相交融、推演,找到这四个转向交叉的点。他也提出,当下上海的艺术创作应形成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三位一体,一种“新海派”。“原来的海派,是把世界的经验带到上海,如今的海派,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上海故事、中国故事。”
李超认为,越是世界级的大都市,越是注重艺术资源的当代转化和功能拓展,最终它将关涉国际核心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如果用‘客厅’去形容一个城市特定的文化场所,在巴黎可以联想到卢浮宫、奥赛,在纽约可以想到大都会博物馆等,上海也应该有这样的‘客厅’。”对此,他认为,一方面,这座城市的众多美术馆应该共同擎起这样一个平台,聚集这座城市最优秀的、能够与国际对话的艺术资源,另一方面,学界也应着力于美术史论基础研究、艺术管理应用研究、城市文化竞争力前沿研究相结合。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