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年》是最近一个时期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一个新标杆。这部影片的现实主义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写实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和诗意的现实主义。
第一,写实的现实主义——力度。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年》直面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这当中所体现出的真实性、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前所未有的。影片当中涉及到的社会现实领域,既包括宏阔的中国当代政治背景,也包括当下具体的百姓养老问题、婚姻危机问题、移民生活问题、职场焦虑问题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一系列重要的民生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当今新时代中国特别值得社会关注的共性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以往的影片里也有所触及,但是如此全景式地集中呈现并不多见。许多电影创作者在面对上述问题时可能更多地是权衡创作风险,对于敏感和尖锐的社会问题往往是选择回避或者绕道的姿态。而尹力导演则敢于直面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把社会现实的各种痛点聚集在一起,将婚姻、家庭、职场、社会等各种明争暗斗和内心焦虑都进行了大胆呈现,彰显了严谨、认真、不回避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这种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当下社会现实的痛点。
第二,批判的现实主义——锐度。尹力导演是一个具有使命担当并且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导演,他在这部影片里以良知来面对社会的各种腐败、黑暗和丑陋。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锐度也是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一个标杆。影片中王自亮所代表的就是一种黑恶势力,他已久闻于江湖且完全丧失了良知,其背后的腐败链让大量的分子赚黑心钱,拿老百姓的生命当儿戏。导演对这样的行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通过展现影片人物完全失去方向的惨痛的生活状态给当代中国人强烈地警示,而这种警示让经历了疫情的人们感受更加深刻。因此,我们从这种批判的锐度可以看到导演的勇气、担当和良知。
第三,诗意的现实主义——温度。本部影片不光是对现实的揭示,也不光是从负面角度的批判,批判腐败、黑暗和丑陋,更难得的是对社会深层次的关怀和温暖,影片在现实主义当中显现出带有理想主义光环的诗意和温度。在影片中,尽管人们的生活面临诸多糟糕和无奈甚至是无解的状态,兄弟姐妹也各有各的尴尬和难处以及对彼此的抱怨,但是他们最终用中国传统优秀的思想和智慧去化解这些矛盾、冲突和难题,最终给观众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感动、幸福和温暖。当然,温暖的背后是人性的善。尹力导演一方面看到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但同时他又看到人性的光芒、人性的光辉、人的深层次的良知和良心。他在最终面对现实的选择当中,充分调动和释放了巨大的情感力量和思想力量,给予观众带来了震撼心灵的温暖感动,彰显了本部影片诗意现实主义的温度。
因此,这部影片描写实现实主义所揭示的痛点,批判现实主义所触到的锐点,以及温暖的、诗意的现实主义所带给我们的泪点,汇合成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标杆。
其次,电影《没有过不去的年》在艺术表达上是尹力式的,是主流电影艺术化表达的一个新的探索和延伸。尹力的这种电影创作风格具体说来是在融合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过程中,通过三组对立元素的合理表达,来把握和呈现现实社会的生活景观。
第一,悲和喜。尹力导演在影片中把悲剧和喜剧进行杂糅,形成剧烈的冲突和张力。对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拿捏,很多导演是不易把握或者是容易出现问题的。而尹力导演则会用喜剧化的方式去化解悲剧场景,或者将悲剧与戏剧进行一种巧妙的结合,这是尹力式的一种创作智慧。
第二,大和小。影片所有小细节的背后都有大背景的衬托,影片导演尹力特别擅长在小细节当中寻找大背景的解读,包括母亲卖房子的细节等,这些细节都渗透着大量丰富的内容信息以及大时代下复杂交错的事件背景。
第三,正和反。导演在影片中总是树立一种正向的力量,同时不回避负面问题,但是又用正能量的大情怀去匡正和治服人性的丑陋和现实的黑暗,最后形成的是既富有张力又在分寸上拿捏恰当的戏剧场面。
影片导演通过恰当的艺术手法,将悲和喜、大和小、正和反等几组对立的元素进行恰到好处地杂糅,让影片既不口号演讲,又不脱离时代,既不过于黑暗压抑也不过于肤浅舒缓。从这个意义上讲,影片《没有过不去的年》的导演尹力是高度成熟的中国电影艺术家。他带着他的正能量和大情怀以及使命和责任,特别是成熟的艺术表达能力,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做了深度的开掘,让这部影片称得上是新时代中国年度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