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年轻人正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昨天(12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暨优秀作品展示推介会上,参赛青年推介了他们设计的美丽家园方案。现场还发布了“乡创50”上海市乡村振兴青年人才促进行动,以吸引更多青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思路。
五年培养250位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青年力量
据悉,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委将在2021年至2025年间,每年培育5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并优选20名上海市乡村振兴杰出青年创客。计划旨在挖掘、凝聚、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人才队伍,引导广大青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宣讲员、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击队,为加快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征和大都市郊区特色的上海农业农村新风貌贡献青春力量。
培育类别聚焦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新经济实践青年人才、农业科技青年人才、乡村治理青年人才、美丽乡村青年创意人才等五类人才。具体来说,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包括带头学用科技、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的青年种养大户,与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带头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头人、经纪人、家庭农场负责人等;农业新经济实践青年人才则是探索实践“互联网+农业”新经济模式,在开发农业农村文创产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设计推广乡村文旅路线、经营管理农村特色民宿等领域取得卓越成效的青年人才;而农业科技青年人才包括在农业生产科技研究、动植物疫病防控等科研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青年人才;同时还将遴选一批致力于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公共服务的青年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美丽乡村青年创意人才则涵盖从事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青年人才。
数次实地考察与“头脑风暴”,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
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自2020年5月启动,组委会在9个涉农区申报的示范村域中,遴选出宝山区月浦镇月狮村、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青浦区赵巷镇和睦村、松江区叶榭镇东石村和金山区作为设计基地,发布任务书。来自全国主要设计单位(公司)、院所的445个团队,约2100名青年设计师报名参赛,共提交198个作品。大赛经过专家评审会、相关镇村大众评审等环节,产生20个优秀作品、10个优胜作品和5个最佳人气奖作品。
近年来,团市委支持青年设计人才为农村设计美好蓝图,鼓励青年在农村创新创业。在为青年搭建平台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顾小小,是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一名农机研发人员。她不仅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更是一名女青年,而她正不断探索着“智慧”种地。稻田里、菜地里、大棚里,她累计316次下乡蹲点,足迹遍布9个涉农区23个镇39个合作社,34场科普活动、75次操作培训、数百次试验、服务近千人次农民。
通过数百次的试验,她研制出适宜上海土壤特性和作业需求的农业装备16台套,推广应用面积达19500多亩。并对农机进行持续的智能化改造,搭载物联网、路径规划、视觉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技术,将农机装备由1.0提升至2.0版本,用智慧农机来助力农业的现代化。
“我对农业有很深情感。”顾小小说,她的祖辈、父辈都是农民,希望自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那样,通过努力让农业效率更高。事实证明,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提高粮食产量夯实了基础。而她也期待着更多年轻人、甚至是00后加入到乡村振兴的旅程之中。
除了顾小小外,本次上海“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斜杠青年”。譬如创意组的第一名,来自东南大学的95后研究生石帅波。在名为“新集体主义公社”的设计概念里,这位95后对中国历史上乡村“集体主义”精神价值与乡村社会关系的挖掘。在他看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毛桥村村民们的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大大增强,村民们的凝聚力也大大提高,这里展现了“集体力量”的时代更迭。因此提出“新集体主义”概念,畅想未来毛桥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