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上的江水为纽带,如何寻找到串联起长三角器物发展的历史渊源?

日前,首本以水为源关注长三角工艺品诞生、发展、传承的《器源》一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以“水”为理念,以“器物”为物质主线,对话各门类技艺传承人,勾勒出江南文化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脉络版图,助推长三角工艺美术一体化发展,填补了这一区域该主题的出版空白。

长江,在进入长江三角洲,接纳完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后,汇入东海,走完了6300公里的行程。而水,是这里一切的奥秘和本源。《器源》试图用“水”作为串联纽带,以伴随长三角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器物作为关注对象,器物背后的匠人精神也凸显了历史地理学——当年住在长江之畔的工匠们,如果满足于现状,那么铜器还会不会变成铁器?如果长江三角洲区域里没有那些特别的粘土,还会不会有青瓷、会不会有紫砂器?如果长三角不是水系发达,还能否缫丝重镇,绣出一派锦绣中华?如果不是长三角水系发达,大名鼎鼎的吴戈越剑如何诞生?

恰如《道德经》中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静默的青瓷从匠人窑洞中溯水而上,为天下人日用起居贡献了新的材料;《汉书·枚乘传》说:水滴石穿;《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水无常形。熔炼的铁匠一锤锤地敲打最终铸成削铁如泥的绝世宝剑,雕琢的牙雕匠一刀刀刻出了玲珑剔透的多层鬼工球,灯下的绣娘一针针为她人缝嫁衣裳……

从“水”到“器物”,藏着江南文化怎样的工艺传承密码-LMLPHP

列入“百匠工坊系列丛书”第一本,《器源》由“百匠工坊”海上工艺平台联合长三角各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打造。“这本书不是教科书或图鉴,而是一本关于历史、工艺和传承的故事书。”朵云书院旗舰店《器·源》分享会上,上海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耿鸿民如是评价。

从相关门类学术论文到科普书籍,创作团队在写作时除了梳理搜集史料,还与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交流沟通,毕竟不少工艺匠人、非遗传承人步入高龄,这也让团队更有紧迫感、使命感地去践行这代人的传承。书中每种器物冠以取自《二十四诗品》中的诗句,以籍“比德喻人”的方式来“比德喻物”。无论是江苏南通蓝印花布、苏州缂丝、扬州玉雕、东阳木雕,还是浙江湖州湖笔、龙泉青瓷、绍兴乌篷船,抑或上海的旗袍、顾绣,徽州的文房四宝等都在书中集中呈现。

由此,长三角地区首本汇集江浙沪皖四地历史工艺的普及读物中,江南的器物无论是实用的日用件还是陈设的摆件,都跳脱成规,将新的主题融入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文人气息;到了近代上海开埠,更是将这种“无常形”升华为“海纳百川”的时代特质与开阔胸襟。恰如顾绣传承人钱月芳谈到的,因“传统-传人-作品”的立体传承,我们不用担心教会了学生会带来困扰,因为艺无止境。

业内期待,《器·源》是一个起点,进而努力打造发挥百匠工坊、海上大师之家的平台功能,为上海、长三角、中国工艺美术事业蓬勃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01-17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