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云嘎领衔的音乐剧《在远方》在上海的冬日里着实“火”了,返场时他说唱的一段蒙语rap(说唱)更是刷屏了沪上观众的朋友圈,“蒙语和蒙语说唱,实在太‘炸’了”。通过流行文化的演绎与互联网传播的结合,阿云嘎让蒙语的魅力结结实实地破了“圈”。
不仅是音乐剧界的大咖阿云嘎,近年来王厂长等不少音乐人也通过上海方言rap的形式,让年轻人感受到上海话的魅力;而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则成为方言普及的“放大器”,如知名滑稽戏演员毛猛达在抖音上的短视频,扩大了上海说唱等传统曲艺形式的受众人群。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刘亭认为:“要重视方言文艺,以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传播方言,不仅可以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能让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并焕发新的活力。”
一种方言消失,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也就消失或变味了
“张师傅嚓嚓嚓剪头发说,讲什呢讲,做人,就要活络。师太说,可以讲,就讲”——方言不仅是各地老百姓的日常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底色。在金宇澄小说《繁花》中,满纸的上海话把一个时代的上海风情徐徐展现在读者面前。原汁原味的本土气息和活灵活现的方言运用相得益彰。不过,人口流动性越大的地方,方言保护与传承越是艰难,沪语在青少年为主的流行文化中出现的机会相对有限。
这种现象并非上海一地,全国许多地区乃至全球都出现小的语种减少和消失的局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的估算,当时全世界约6000种语言中,有43%濒临灭绝;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同时也带走了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在越来越多地区已认识到方言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开始把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列为重要工作之一,比如陕西以县为单元建立方言数据库,用录音、影像留住祖先的声音;广东“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推进粤语和普通话之间的转换;上海还开出特定公交车站的沪语播报服务。
2020年,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徐祥在抖音上开设账号,以上海话教学入手,配以诙谐的表达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暴风式吸粉,成为百万级粉丝的博主——而地域类博主通常只有10万左右的粉丝量,这说明徐祥的短视频不仅有上海本地观众看,也有大量的外地观众。比起粉丝数量暴涨,更让徐祥开心的是有家长告诉他,不少小孩子开始觉得“上海话很好玩”,开始学说上海话了。
流行文化和互联网平台,让方言变得时髦又有趣
如果把语言当作沟通的工具,那普通话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如果通过文艺的手段对方言进行加工,那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各种方言就变得生动有趣“接地气”。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文艺工作者,通过流行文化与方言相结合,去掉了方言里的“土味”,让方言变得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爆发式传播的特点,让短视频成方言普及和推广的“利器”。
夹杂着大量“川普”的电视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总播放量超15亿,很多观众看着看着,不自觉地也带上了重庆口音;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在观众中的人气仅次于哪吒。带有口音的影视角色变得更为生动可爱,同时也反过来把方言特色带向全国观众。这种现象在音乐领域表现也很明显,比如rap作为一种很多年轻人喜爱的流行文化,经过与方言的结合后也越来越本土化,风格更强烈——“方言rap味儿冲,即使听不懂也蹿到天灵盖。”早年间上海话rap《霞飞路87号》《仙乐斯》曾流行一时;Gai的方言rap《沧海一声笑》让他红遍全国;《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里张含韵郑希怡张萌的方言rap表演播出当晚就上了热搜;而综艺《神奇公司在哪里》中一位歌手用上海话rap为“戏剧人”发声,更是赢得满堂喝彩。当流行文化插上方言的翅膀,于是方言不再是一门交流工具而成为一种文艺形式,对年轻人来说变得“有趣”起来。
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也为更多文艺工作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毛猛达开设的抖音号上,沪语段子“上海风情”系列成为涨粉关键,最受追捧的“上海人吃的没‘浇头’的是什么面”点赞超过4万。毛猛达还把抖音作为宣传自己小剧场节目的阵地:“以前儿子、女儿买票给父母看《石库门的笑声》。演了60多场后,变成父母把独角戏‘推销’给儿子、女儿看,年轻父母带着小孩子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