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应是学术高地,而非网红打卡地-LMLPHP

众所周知,美术馆通常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文化引擎,它能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保留地方的差异性,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改善因全球化而带来的日趋单一化、同质化的生态和环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常把美术馆看作是一座城市的创新基地、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输出地、以及跨界融合的实验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的美术馆事业获得蓬勃发展。截止2020年,全市共有美术馆89家,其中国有美术馆26家,非国有美术馆63家,美术馆的数量已稳居全国第一,世界前茅。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沪上美术馆的学术影响力、创新活力,以及对城市的文化驱动力,还急待提高。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出现了发展方向的偏差,它们的目标不是成为学术高地,而是致力于成为网红打卡地。说到底,这其实是变相的以展览的娱乐化来换取美术馆的高流量和高人气。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过往体验和消费艺术的方式。人们参观展览很大的动力是在展览中拍照,然后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获得朋友们或者粉丝们的点赞,从中获得某种存在感和优越感。当“拍照分享”成为观众在美术馆体验的核心时,展览与艺术作品实际上已经沦落为人们拍照的背景板,成为类似于商场或者购物中心里的高级美陈。不难发现,伴随着线上线下互渗性的加强,社交媒体所带来的网红效益,正在严重影响人们对于艺术展览的运作方式与评价标准。

于是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展览朝着景观化、奇观化、沉浸式、互动性的方向发展。似乎一个展览不搞几件大型装置,不营造几处夺人眼球的场景,不设置几个互动性强的艺术作品,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展览。当“拍照分享”成为参观艺术展览的默认模式时,人们就不再需要提前做任何功课,也不必对着展览中的作品凝神屏气、苦思冥想,更不必调动你的全身感官去体验参与,只需要与艺术作品同框即可,同框似乎就意味着一切,摒弃了人们对于知识与智力的追求。如今,在到处充斥着碎片化信息的时代氛围中,人们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文化,哪管这个展览或者这件作品在关注什么?提示什么?思考什么?社交媒体的蓬勃和渗透,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成全了每一个普通个体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和个性,但随之带来的是思想的浅显化和稀薄化。

因此,当下的美术馆应该清醒地看到时代发展的趋势,看到科技带来的利弊得失,通过有意识地开放与实践,包容与开拓,主动介入到当代文化的创新性思考和推动中。应在追求流量、热点、网红和各种技术数据之外,建立起相对稳定、超越流行的“内在标准”作为行业评价尺度。才能让美术馆作为学术高地,建立起强大的学术权威感,对艺术的未来发展和商业价值评判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美术馆应是学术高地,而非网红打卡地-LMLPHP

美术馆首先是为研究性专题项目提供专业化的展示和传播平台

美术馆是一个艺术与学术相结合的专业机构,也是公共领域内的文化组织,担负着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任。因此深度挖掘地方资源,通过研究、展览、传播、教育等方式进行当代转换,是美术馆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有效途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学术定位,美术馆应该为一些研究性的专题项目提供专业化的展示和传播平台。

以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自2014年起连续推出名家大师的系列文献展为例,文献展立足于对艺术家个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原作(含手稿、草图等)与一手文献材料(包括出版物、档案、照片、影像、笔记、信件、生活实物等)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种具有视觉逻辑关系的美术馆叙事。曾先后为陈逸飞、张充仁、哈定、周碧初、吴湖帆等举办了专题文献展。与此相类似的,北京画院美术馆自2007年始,启动了“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活动,举办了李斛、李苦禅、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董希文、庞薰琹、周思聪、黄胄等50多个专题展览,同时出版相关学术丛书、举办学术研讨会。

这些专题性的研究项目通过美术馆专业化的展示,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其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因此得以充分肯定和放大。这些基于艺术家个案研究的专题性展览,因为有逻辑主题,又有故事线索,还有声、光、电等展览手段的综合营造,包括对观众心理节奏的掌控,从而让观众产生一种很强的体验感。再加上这种直观式的视觉叙事,有利于大众传播,也有利于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感知,为展览期间的公共教育活动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术馆应是学术高地,而非网红打卡地-LMLPHP

面向未来,为实验性项目和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实践构建平台

美术馆既要为保留地域文化传统而努力,又要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事实上,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美术馆除了展览、研究、典藏、公共教育、社会服务等这些基本功能这外,还应该具有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去回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关切,成为公众与各类社会力量汇聚共建的平台,成为城市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与试验场。所以,美术馆应该为那些眼下还没有被市场和行业普遍认可,具有实验性、前瞻性、未来性,包括先锋性的项目构建平台,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发展的空间。

苏州寒山美术馆自2020年12月发起了“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这样一个实验性很强项目。整个项目包括田野调查、工作坊和展览三部分,是以“苏州的城市声音”为切入点,集中探讨如何用艺术创作和策展来增进地方感和形成地方认同,同时也是美术馆借用声音艺术链接城市人文的一次崭新尝试。面对我们这个时代视觉过于饱和甚至泛滥的现状,推出这样一个试图关闭视觉、放大听觉的有关声音的展览特别及时和恰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价值。另一方面,展览所涉及的地方性和差异性议题,其实是在用艺术的方式,巧妙回应因全球化而带来的均质化问题。

今年1月8日,“去往从来(2021)——雕塑实践与书学拓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这是国内首次将雕塑与书学两个不同艺术门类与学科联系起来,具有原发性、开拓性和实验性的展览。这个展览促使参展艺术家各自突破自己固有专业的思行习惯,在新的语境中进行碰撞、实践和探讨,激励艺术家自主打破和生发,创造新的可能性。围绕展览举办的5场学术研讨和对谈,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家、哲学家、批评家、策展人、文化学者等与参展艺术家一起研讨和交流。与会专家和学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富有洞见和启发性的观点与思考,让这次展览的意义和影响得到更深入、更持续的发酵。

上述两个展览案例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项目与活动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交叉性和跨界性,这就涉及到很多跨学科的知识系统和方法论。所以美术馆应该打造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一个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包括普通公众参与共建的机构,为各种不同学科的共同研讨、为实验性项目的实施、为新兴学科的建设与实践构建平台。

美术馆应是学术高地,而非网红打卡地-LMLPHP

作为创新基地的美术馆,要为知识生产和新的策展方式提供实践机会

美术馆作为一个学术平台,它既是创新基地,又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输出地。这就要求美术馆不断拓宽新的领域,引进新的思想,探讨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可能。而在美术馆的学术建设中,策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策展的重要性也促使美术馆不断地思考展览新的呈现方式,以及如何引导与满足人们对展览新的需求和新的期待。

最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项目,是充分考虑到美术馆未来发展的前沿性,包括当下利用科技或者互联网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对策展呈现方式提出新需求而专门设立的。事实上,虚拟策展实验的设立,对于传统艺术的策展也会有一种新的拓展,因为它可以利用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有更多不同的视觉体验和方式去认知艺术创造力的发展。当然,对于本身就是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而创作的艺术作品而言,无疑会得到一种更好的呈现。另外,虚拟策展实验室推出的意义还在于,美术馆或者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不断通过虚拟策展的方式去实验,不断激发参与者在策展方面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美术馆策展的学术水平越来越趋向成熟和多元。因此,可以预见,虚拟策展实验室项目对于推动新的策展理念和新的策展方式,以及美术馆行业今后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次“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这个展览项目中,寒山美术馆采用了不同于常规的策展方式。先通过工作坊,采用公开的招募方式。然后进行集体讨论,集体学习,集体田野调查,最后生产出一个展览。这种展览的生产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公开招募来的人,大家并不熟悉,基本不是美术馆和策展人那个圈层里面的人;再加上专业跨度非常大,更增加了展览的不确性。另外,从工作坊到展览,是一次去中心化的“共学”实验。整个项目不采用传统的导师制,也不设策展人,只有发起人、主持人、参与者和观察员的身份区别。主持人既分享,也学习,其主要角色是创构平台、搭建桥梁、激发思想、协调合作、催化行动。工作坊是理论学习和话语分享,采用民主化的“环形讨论”形式;田野录音是抛开书本,走向街头。创作提案是个人发想,展览制作是集体实践。所有人在你来我往的激荡中和互助的氛围里参与工作坊,产出展览。

如果从整个艺术生态的角度来讲,越是在做研究和前瞻性的工作恰恰越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因此,不断寻找策展新的模式,不断对常规策展进行调试,共同探讨与实验新的策展思考,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将学术策展的维度不断放大,进而推动美术馆不停地向前发展。

01-21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