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拱手行礼传为美谈,如何打招呼既安全又有礼貌?-LMLPHP

最近,一段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大会前,委员们佩戴着口罩、拱手行礼,互致敬意的视频,传为美谈。

网友纷纷评论今年用其他打招呼的礼仪替代握手的画面,“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满分。”

政协委员拱手行礼传为美谈,如何打招呼既安全又有礼貌?-LMLPHP

此前,《光明日报》也曾讨论过是否可能以拱手代替握手。

文章写道,“社交礼仪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开始而应运而生的,而握手这一社交礼仪最早源于西方,现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各国无论是外交还是日常生活中接受的见面礼仪。但关于握手礼仪能传播疾病,人们对此并不陌生。……双手拱于胸前,不仅体现了我国古时的文明礼仪,也构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从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角度考量,见面时施拱手礼,只需‘握’自己的手,不必去握别人的手,既能保护自己,也是健康他人。”

那么,如何行一个标准的拱手礼呢?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拱手礼基本姿势是:并步站立,上身挺直或微前倾,两臂成合抱举起,双手相握,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握空拳,拇指屈拢;右手四指成拳或半成拳,拇指在上;左掌心掩贴右拳面,两拇指指尖交叠,左上右下;拳掌与胸相距20至30厘米,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向对方有节奏地晃动两三次。向对方表示敬意越高,双手上举越高,至高可达额前。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古人习惯,男士行拱手礼,必用左手扶抱右手,而女士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男士则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士则正好相反。现今,武术界中的抱拳礼与拱手礼相似,只是左手四指与拇指并不握住右拳,而是伸直贴在右拳上。

来源:人民网、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05-22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