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篇文章也来蹭《山海情》的热点了!
一口气看完《山海情》的小编内心十分激动:在中国扶贫中发挥神奇作用的菌草终于家喻户晓了!
菌草是一种草本植物,既可用来培养食用或药用真菌,又可以防水土流失,还能当做饲料、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妥妥的环保致富两开花。
这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处沙滩上栽种的用于防风固沙的菌草(2019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咱们中国自主开发的菌草技术,不仅帮助国内干旱贫困地区脱贫,还早已走向海外,扎根全世界。
所以,究竟哪些国家已经被咱们“种草”?请看新华社记者从全球带来的报道——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新位于太平洋上赤道附近。1997年,应巴新东高地省政府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占熺——没错就是《山海情》里凌一农教授原型——带领团队在当地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点。
育种、生产、示范、培训……从1997年至今,中国专家组几经轮替,仍坚持扎根当地。20多年来,累计700多户农户参与菌草种植。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为“中国草”。
中国援巴新菌草旱稻项目专家组组长林应兴告诉新华社记者,东高地省已经将菌草和旱稻列为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和第三大产业来发展。除了东高地省,菌草和旱稻种植技术还推广到了钦布省、吉瓦卡省、莫罗贝省、西高地省和中央省等巴新其他省份。
卢旺达
2020年9月9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检查菌袋。新华社发
2006年,中国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专家来到卢旺达开始菌草技术合作项目。他们在当地示范和推广菌草技术,截至2020年底已经举办菌草培训班47期,直接培训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带头人和农户等超过1800人,还扶持50多家卢旺达企业、合作社、个体户生产食用菌菌袋,卢旺达全国累计已有3700多户农民利用菌草技术培育食用菌。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经营食用菌培育作坊的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说,他目前雇了30多人生产菌袋,还用菌袋培育食用菌。收获时节,阿希马纳还要雇更多的人。
“利用菌草技术种植食用菌,在卢旺达现在可是一项利润丰厚的生意,这对人们摆脱贫困很有帮助,”曾经为全家衣食烦心的阿希马纳说,“我有4个孩子,菌草技术带来的收入,除去孩子学费和生活开支,我还能存下一些资金继续壮大自己的生意。中国人的菌草技术,让我和其他很多人受益。”
中非
2019年12月1日,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
中国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于2019年3月落地。在中国专家帮助下,菌草菌袋生产线已初步建成,参与项目的中非学员已成功在当地栽培平菇、草菇、竹荪等品种。
中非总统图瓦德拉在项目刚刚落地时表示,中非人民一直是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受益者,中国工作组来到中非传授菌草技术,为中非农业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将有力促进减贫就业,增强食品安全,提高人民收入。
斐济
2018年6月12日,在斐济楠迪,中国专家和当地雇员检查菌菇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张永兴摄
在斐济,菌草被誉为“中国草”或“神草”。自2014年引入该国以来,菌草技术已在斐济扎根、开花、结果,为斐济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助力他们减贫致富,也有力促进了该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驻斐济菌草技术专家组负责人林占森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菌草技术合作项目为斐济增加就业、农民增收、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该项目已经成为南太平洋地区岛国菌草业的重要示范基地。
据介绍,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专家组结束了斐济不能生产食药用菌的历史,建成了2公顷的芒果园套种菌类循环利用示范区以及1公顷的培训示范生产加工区。同时,还建成了菌草饲料生产线、简易菌草菇生产线,成功进行了菌草灵芝、毛木耳等11个品种的试验示范生产。
利用菌草技术种植蘑菇正使越来越多的斐济农户受益。截至2019年10月,斐济各地参与菌草菇种植农户累计已600余户,菌草作为饲草种植已推广至超过550户。农户收入增加后,有的准备建新房,有的买了土地准备种植经济树木,有的则帮助解决了家人的学费问题。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与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2017年起开展合作,随后正式从中国引进巨菌草种在当地繁育,截至2020年当地已培养了12名技术人员。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秘书长德西雷2020年1月在马首都塔那那利佛举办的菌草技术能力建设工作坊上说,饲料所含蛋白质不足的问题长期困扰着马达加斯加畜牧业从业者,种植菌草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菌草技术有助于马达加斯加加速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项目,已推广至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农业技术。
来源: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