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 上课铃响,请手机退场-LMLPHP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新规一出,社交媒体上议论纷纷,不少网友发出疑问:小小一部手机,至于动真格吗?

其实自从手机普及以来,这个话题就逐渐发酵。多年来,由带手机引发的老师、家长、学生三方矛盾难以真正调和,各方据理力争却无实规可依。因此,教育部印发通知,意在表明立场,对学校的制度设计起指导性作用,同时也阐明初衷,对家长的顾虑予以澄清。从今往后,“手机能不能进校园”有了明确的答案:原则上不能。

手机不能进校园,最直接的影响是“苦”了孩子。对于不少学生而言,手机在校园内的主要功能不是和家长联系,而是与同学社交,以及玩游戏、看小视频、刷直播。新规出台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能要退回到“原始”状态:给前排同学递纸条、到教室后门呼唤小伙伴、在楼梯口等闺蜜一起吃饭......而上课频频低头、用教科书打掩护等司空见惯的现象,以及课桌下、桌肚里的“乐趣”,将因此锐减。

《通知》正是要让学生“收骨头,吃苦头”。课堂是严肃的教学场所,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保持专注的学习态度。不开小差、不说闲话、不干杂事,这不是非分的要求,而是学生的本分。如果学生因为不能上课看手机、发微信就叫苦不迭,那么不妨扪心自问:除了看黑板、听讲解、记笔记,你还想做什么?

手机不能进校园,其次是“苦”了家长。不少学生家长,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带手机上学,是为了便于联络。《通知》充分考虑了这一需求,所以在“手机不能带入校园”前加以“原则上”的限定,给有实际需要的家庭留出余地。与此同时,《通知》要求以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其他途径解决通话需求。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途径在沟通效率上远不如拨通学生本人的手机,但只要校方多出一份力,多担一些责,在规章里融入适度弹性,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搭好传声筒,相信多数家长都会予以理解,并作出理性的权衡。

也正因此,手机不能进校园,实际上“苦”了老师和学校。表面上看,课堂里少了手机铃声,有助于维持教学秩序,对老师来说一种减负。但实际上,统一保管手机、设立公共电话、开通班主任热线对老师和学校而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而“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更是提出了繁琐的课业要求。

但是这些要求同样不过分,而且相当必要。中小学生的自制力有限,难以经受住各种软件轰炸式的诱惑。如果老师一边在课堂上禁止学生玩手机,另一边又强制用手机完成作业,为学生三心二意“创设条件”,这显然自相矛盾,也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相悖,更有失师长的教育责任。因此,少一些高科技,多一些笔头活,这既是要求老师少走捷径,也是保障学生少走弯路。

手机不能进校园,其意义不仅在于维护课堂秩序,更在于厘清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责权关系。课堂上,学生有义务专心听课;校园里,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沟通渠道。如何贯彻通知精神,不允许钻空子又不搞一刀切,切实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道现实难题亟待每一位校长、老师用心研究。

来源:文汇

02-0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