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天赋”,是拥有便是一生的。
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某些优点+大量的练习,坚持而来的。
父母眼里能看到什么,怎么去培养,就是孩子的“天赋”。
01、被耽误的“天赋”
100多年前,达尔文的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她是专门来请教达尔文先生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最好。
达尔文问客人:“您的孩子多大了?”
客人答道:“才两岁半。”
达尔文惋惜地告诉客人:“夫人,您已经迟了,迟了两年半。”
其实,达尔文想表达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天赋”。
而“天赋”,如果没有及时抓住,也是会溜走的。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天赋递减法则——
“孩子们的天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递减。
而父母对孩子们的天赋,发现得越晚、教育得越晚,孩子们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就会慢慢地消磨殆尽,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属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弱。”
也就是说,除去那些先天存在缺陷的孩子,基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是父母在养育的过程,没有意识到而已。
“天赋”人人都有,只不过,需要父母拥有一眼慧眼,早发现早培养,它才会越长越大。
因为,“天赋”的发育期,就是孩子成长的头几年。
关于这一点,脑科学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基本上到9岁左右,就已经完全发育完成。
而“天赋递减原则”就是基于大脑成长规律而来。
所以说,教育孩子要趁早,培养“天赋”不耽误。
02、被误解的“笨孩子”
后台有位妈妈的求助:
儿子3岁半了,下半年就要上幼儿园,可孩子始终不怎么会说话。
只会叫爸爸、妈妈,再就是吃、喝、尿、拉等一个一个字地往外蹦。
小区里与他同龄的孩子,基本已经会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甚至在背诵三字经、十以内的加减法了。
妈妈特别苦恼,也带孩子检查过,一切正常,家里也没有这方面的遗传,好好的孩子,怎么笨到连话都不会说。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说话迟,在排除身体和心理因素外,与孩子平常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和这位妈妈深度交流后得知:
孩子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在孩子刚满百天后,便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外出打工了,是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纪,才接到身边的。
可是,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不善言辞的老人,带孩子也只能管孩子安全、吃饱穿暖。
也就是说,孩子的早期教育,几乎等于零。
谈到这里,不禁想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伤仲永”的故事。
一个原本有着超强“天赋”的孩子,由于父母对教育知识的缺乏,错误地以为,“天赋”是天生神力、永葆一生,而错过了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时机,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笨”或后劲不足,往往离不开两个原因:
一是忽略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二是认为“天赋”是一种不会消失的“特异功能”。
“天赋”与生俱来,但也要善于发现和后天培养。
03、科学喂大孩子的“天赋”
如果孩子的天生潜能是100分,那么,从出生起,便开始受到恰当的教育,孩子未来的天赋值很有可能是100分。
如果从5岁起才开始教育,即便使用了非常科学的方式,孩子的天赋值可能也就是80分。
如果10岁才开始,也许只能达到及格线。
实际上,除去天生缺陷外,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有的孩子,对音乐比较敏感,节奏感较强;
有的孩子,语言能力突出,善于模仿各种语言;
有的孩子对数字有好感,一教就会......
区别在于,父母眼里能看到什么。
有些父母只认为,学习能力强,就是“天赋”,至于其他的,都被划到“不务正业”上,那么,“天赋”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淘汰。
所以说,培养孩子的天赋,父母首先要拥有一双发现的“慧眼”。
前两天,看了一条新闻:
一个才21个月的小姑娘,居然能完整地背诵20首诗,以接龙形式完成的有80首之多。
妈妈介绍,在孩子15个月之前,并没有什么刻意早教,只是经常让她听相关音频。
无意间发现,孩子听了前半句,竟能讲出后面几个字,这才意识到,孩子竟然都记住了。
于是,他们家就经常玩“大人说上句,宝宝说下句”的游戏,孩子特别享受,父母也很欣慰。
孩子是否有“天赋”,主要掌控权还是在父母手里。
在平常与孩子相处时,在有意或无意的主动培养中,还需要父母留心观察,比如,当孩子喜欢问问题、经常在家里拆拆捶捶,都是孩子在锻炼大脑的过程。
这时候,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朝着“天赋”之路去引导。
04、所谓“天才”,不过是某些优点+大量的练习
激发孩子“天赋”的基础,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的大脑》一书中,作者指出:
对于人脑来说,没有什么比另一个人类更复杂的刺激物。亲子关系,是孩子大脑潜能开发的关键。
经常听到有父母叫苦,陪孩子练琴与陪孩子写作业,是不可调和的两大家庭矛盾。
此时,哪怕孩子的天赋再强大,对于练琴这件事,也需要放一段落,先把亲子关系调整好,达成共识后,再继续培养。
因为当亲子关系冲突时,孩子的所有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揣测父母的情绪,而没有去体会所练特长上。
此时,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方法、情绪和态度。
再或者,了解孩子抵触背后的原因,
比如:
要求才1岁的孩子,完整地背出一首诗;
要求才2岁的孩子,完整地弹出一首曲子;
这就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培养,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的打击,自然没有信心再继续下去。
而且年龄较小的孩子,一般做不到长久专注和固定在一个地方,那么,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做游戏的方式,将对孩子的“天赋”培养纳入其中。
归根结底,培养“天赋”,也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天赋”不代表超能力。
没有一种天赋,是持续一生的。
有个叫陈安可的女孩,差不多5岁的时候,被称为“音律小精灵”。
3岁开始练习钢琴,才一年多后,便可以演奏8级难度的钢琴曲了。
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孩,的确有音乐方面的天赋,但是她的成就,更离不开长久的练习。
在采访中,她自己坦言,几乎每天都练习4小时,没有一天不练。
或许,有些能力和触感,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没有一种“天赋”,是拥有便是一生的。
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某些优点+大量的练习,坚持而来的。
因此:哪怕错过了“天赋培养黄金期”,从现在开始重视,一切都不会太晚。
来源:王小骞亲子成长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