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无需贴标签,这也许取决于环境-LMLPHP

总有人为自己面对陌生人时的紧张而不安,甚至会有家长认为,这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更有人简单将此定义为“社交恐惧”。但是,有这类担忧的人大可放心,因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Jason Huang教授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吴冬媛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无需简单地给自己贴上内向或外向的标签,只不过是有些人更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性格状态。

吴冬媛表示,性格直观地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一个人越认为他身处的环境友好,就越容易表现得健谈和热情;相反,则越容易变得沉默和内敛。该研究还有一项全新发现,不同人的性格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同,个体间的动态反应模式的差异可能只是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环境对不同人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

即使是外向开朗的人,经历一整天的高强度学习工作或连续社交之后,也会感到疲惫和不想说话,这时他表现得相对内向。同理,一些平时内向的人,也会在会议、社交活动中侃侃而谈,表现得很外向。

这一常见的现象,引起了学者对性格可变性的关注。科学家对人格研究已有很长历史,外向和内向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性格最常见的形容。

吴冬媛表示,从长期来看,人的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关注到,性格除了稳定的特质,也存在可变的状态。例如,判断一个人很外向,通常指的是他待人热情、擅长与人交流、愿意表达自己,这属于性格的特质。同时,也有研究发现,人的外向程度受到环境的影响,即环境更友好,人的表现就会更外向,这属于不同情境下性格状态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当接触的人比较友好时,往往更愿意与之交谈;当面对不太友好的人,人们会预测到与之交往的体验不佳,因此会表现得不愿意交谈。”对此,学者们的解释各有不同,Jason Huang和吴冬媛的研究则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个体间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外界友好程度的感受及反应也存在差异。当个体感受到环境中的其他人是友好的,他们就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外向。即使是害羞或安静的内向者,也可以在某些社交场合中运用外向性作为应急手段。这一发现被描述为“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个体可能有选择性地表现出外向,他的行为表现取决于“我是怎样的人”和“我处在怎样的环境”的叠加作用。

外向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也是一种适应性的动态反应模式

“事实上,外向和内向并不固定,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人的性格都可能呈现不同的状态。”吴冬媛介绍,这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在为期三周的实验中,对83名大学生进行每天两次社交互动记录,研究团队发现,“所谓外向,是一种性格特征,也是一种适应性的动态反应模式”。

参与者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需要完成一系列人格测试和满意度测试。在三周内,参与者需要每天两次回复电子邮件中的问题,并被要求“思考收到此电子邮件前一个小时内与他人的社交互动”。

与你交往的其他人有多友好?他们的社交能力如何?他们的交谈意愿如何?参与者通过1-7分的选项,即从“1=完全不如此”“4=中立”到“7=完全如此”,如实反映他们对于社交环境中其他人所表现出的友好程度的感受。

再结合参与者与其他人的互动,即“在与对方互动时,你有多健谈、精力充沛、自信、大胆、安静”等,来测量参与者当下的外向状态。

Jason Huang和吴冬媛发现,个体差异体现在,不同的人在社交中,可能采取不同的适应性策略。有一些人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即无论他人的友好程度如何,其表现的波动不大;而另一些属于“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的人,其表现更依赖于所处环境的友好程度。而这样的反应模式与传统的外向特质存在着较低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原本是外向还是内向的性格,与他是否属于“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关系不大。

做真实的自己很重要,“伪装”的外向更消耗精力

“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是人们现在常说的“讨好型”人格吗?吴冬媛表示,研究中并未区分人们表现出外向的动机。参与者是否自身享受这样的状态,还是出于获得别人的认可、喜爱或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表现得外向,在该研究中,这未被纳入测量。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内向的人如果努力 “逼迫”自己 “伪装”成外向,努力表现出相反的状态会消耗更多的精力,完成社交之后只余疲惫。

外向和内向的性格孰优孰劣?在传统印象中,外向往往被认为是成为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容易获得更好的社交体验;而内向的人,从儿时就更容易被给予相对消极的评价。“事实上,内向和外向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应该悦纳自己,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样的‘性格歧视’是不科学的。”

吴冬媛等学者普遍认为,性格由基因和成长环境决定,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做真实的自己更重要。

正如一个“社恐”不可能短期内变成社交明星,一个社交达人也很难一下子变得安静内敛。“通常情况下,人的性格只会在相对固定的平均值范围内发生波动。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表现得外向还是内向,是相对于他原先的整体水平。”她认为,出于主观的需求,比如人们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得更愿意沟通,又如无论男女,每个月可能总有几天不想说话、疲于应付社交,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强迫自己表现出相反的状态。这对于每一个人有限的精力来说,反而得不偿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2-05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