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位开国上将当年升迁时如何给总政治部主任送“见面礼”-LMLPHP

▲周克玉上将

1984年10月,正在惠民地区参加演习的67军政委周克玉突然接到通知,要他第二天赶回济南军区开会。

风尘仆仆赶到济南军区,军区政委陈仁洪就找他谈话,对他说:“你的工作要动一动。要祝贺你啊!”

周克玉此前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传说要调他去兰州军区。陈政委告诉他:“你明天就到北京,到总政治部报到。”

这叫周克玉感到非常突然,他问陈政委:“叫我到总政治部干什么呢?”

“具体干什么我也不清楚,到了总政首长会跟你谈的,肯定是在总政机关工作。”

能到全军政治工作的领率机关工作,让周克玉既激动,又有些不安。那一晚上,没有睡好觉,思来想去,想了很多事情。

2004年笔者采访周克玉上将时,他回忆起这一次升迁的事情,深有感触地说:“这一次调动工作,或者说是提拔,事先我一点儿都不知道!那个时候风气好啊,你只要干好工作就行了,别的事情都是组织上考虑的。特别是关系到本人的进退升迁,谁敢跑官要官啊?谁敢给领导送礼!”

周克玉和当时的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没有历史上的渊源关系,也从来没有在余秋里领导下工作过,更没有任何私人关系。他们之间的交往,是有数的几次——

1983年的秋天,根据总政治部的安排,济南军区召开基层政治工作座谈会。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赶到济南,认真听取各野战军军政主官汇报基层政治工作情况。在众多的发言者中,67军政委周克玉引起了他的注意。时年55岁的周克玉发言朴实、生动,没有八股气。用鲜活的实例,将新时期以来野战军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都说得很清楚。余秋里很是欣赏。

会议的间隙,余秋里向济南军区政委陈仁洪详细了解了周克玉的工作经历,个人素质等情况,得到的回答是令他满意的。在接下来的六七天时间里,余秋里到67军进行专题调研,并要求周克玉全程参加,这实际上是观察和考察这个“苗子”。

看这位开国上将当年升迁时如何给总政治部主任送“见面礼”-LMLPHP

▲左起:张爱萍、余秋里、杨尚昆

9月下旬,余秋里在山东东营主持召开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北京军区、军事学院、政治学院的负责同志,部分军、师主官和基层政治干部参加的基层工作座谈会。会上,余秋里安排周克玉大会发言,介绍67军的进行的部队整党试点情况。他拿起桌上的话筒,放到周克玉面前,说:“不要稿子,你好好讲,放开讲。”周克玉脱稿发言,发挥很是出色,把全党全军进行的整党工作,与落实到基层连队的关系讲得头头是道,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称赞。余秋里多次点头并插话。

会议后,余秋里和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同志研究军以下领导干部的年轻化问题。要求干部部门,对“这个政委”进行全面的考察、考核。按照干部工作的程序办完以后,才有了上面所说到的,济南军区陈仁洪政委和他谈话的一幕。

得到消息的同事和战友都跑来向周克玉祝贺。有的说,余主任很器重你,把你选到总政,肯定是委以重任。有的吵嚷着,政委升官了,我们要喝喜酒。也有人提醒说,你到北京去见余主任总不能两手空空吧,总要给首长带点见面礼……

战友的话提醒了他,到北京去报到,于情于理都要给余主任带点儿见面礼。带点什么呢?有人说,这得送点儿贵重的礼品;有人听说余主任喜欢喝茅台酒,就劝他带两瓶茅台酒;管理处的同志说,带点儿咱山东的特产吧……

思来想去,周克玉觉得都不好。带一堆山东的特产,显然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送烟送酒,实在太俗气,余主任正搞基层工作“十不准”,他没准儿还要挨一通骂,听说余主任的脾气特别大……翻来覆去考虑了半天,最后,选中了一个山东烧的典雅大方陶制笔筒。

看这位开国上将当年升迁时如何给总政治部主任送“见面礼”-LMLPHP

▲周克玉挑选的陶制笔筒

周克玉带着这个见面礼,心情忐忑地到了北京,住进了总政西直门招待所。当晚就接到通知,第二天余秋里主任要找他谈话。

在旃檀寺总政办公楼,周克玉见到了余主任。那天的谈话很简短,余秋里说:“克玉,把你调来做主任助理,有同志说,这样是不是太快了,想让你到军区当副政委。我说,不用,就到总政来,当部长不行,直接当副主任也不行,就做主任助理。我们要看你三个月,行,就留在总政,不行,就回去。”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总政领导职务中有了一个主任助理的岗位。三个月后,中央军委任命周克玉为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

2004年的时候,说起此事,周克玉上将还颇为激动。他说:“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余秋里主任可以说是对我有知遇之恩。说来不怕你们笑话,那天,我带给余主任的见面礼就是一个笔筒,一个价值百八十元的笔筒。那天谈完话后,我把笔筒送给他,他拿起来仔细地看看,敲了敲,说很好,我喜欢。就放我桌上。”

“这就是一个军政委送给总政主任的‘见面礼’。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风气。这就是那个时候的上下级关系。”

——摘选自《人物传记》

05-23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