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提出,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其中明确“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因为涉及写作业这件家长普遍操心的事,相关内容迅速引起热议。有人点赞,认为体现了教育部门为学生减负的决心;也有人担心,新政初衷虽好,想“落地”恐怕不容易。
梳理对比新旧政策不难发现,新要求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教育部等九部门2018年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这条政策施行后取得了一定效果,不过也被人反映不够严谨。习惯不同、学力不同,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用时差别很大,“60分钟”该取均值还是下限?此外,作业究竟是多还是少,学校要搜集学生和家长反馈才能获悉,中间存在“时差”。而将限制条件变为“不出校门”后,老师得以近距离直击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及时、精准调控提供了便利。
可以预见的是,“不出校门”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家校共育”是个常讲常新的老话题,在很多地方,作业都是“家校共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家长通过监督作业参与学生的学习进程,老师通过布置、检查作业间接与所有家长对话。日后这块“阵地”没了,留下的“空白”谁来填补?又该怎么填补?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家长教育孩子时多少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此时学校再“抽身而出”,家长难免更没方向。今后作业虽然不出校门,但学校仍可不断将一些关于如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指导意见传递给家长,帮助他们尽快改变传统教育互动方式,适应新变化。简言之,想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还需双方各自“跨前半步”,做好衔接。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属于局部减负,如果整体负担不减,减去的负担仍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高考“指挥棒”在,有“虎爸虎妈”和培训机构在,作业“不出校门”易、“不进家门”难。说到底,新政是“空文”或“妙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评价体系指引的方向,而非政策本身。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让教育部门与师生家长们为之一振。眼下各地都在贯彻落实,研究出台适合本地的具体措施,使人不禁憧憬未来全国“八仙过海”、共同致力于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美好景象。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再小的变化通常都是大事情。由“不超过60分钟”到“不出校门”,从中可以读到教育部门为学生减负的坚定决心与良苦用心,值得肯定,同时建议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准备。教育改革是无法一蹴而就的系统型大工程,唯有认真负责地走好每一步,最终才能用无数“小支点”,撬动这个“大地球”。
来源:文汇